4. 啟示與建議
區塊鏈技術為
金融行業構筑全新的信用機制帶來了可能。商業銀行應采取“強基礎、建生態、促融合、提效率、防風險”等發展策略,牢牢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不斷拓展金融領域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使區塊鏈技術在發展數字經濟、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一是強基礎。商業銀行應從“技術?平臺?人才”三個方面著手,持續夯實技術研發能力,跟蹤業界對性能、效率、安全等瓶頸問題的研究進展;引入業界主流區塊鏈技術平臺產品,打造通用的、支持規模化應用研發的區塊鏈平臺;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工作,培養儲備掌握區塊鏈新技術的高級 IT 人才。
二是建生態。商業銀行應堅持“標準先行”原則,積極配合金融監管部門加快推動金融領域的區塊鏈技術標準化工作;積極參與國內外金融區塊鏈合作
聯盟,共同探索建立行業良好生態;加強行業開放合作,積極在業界發聲。
三是促融合。商業銀行應積極探索區塊鏈技術與現有業務的深度融合,探索區塊鏈在零售業務中的廣泛應用,建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據共享和存儲平臺。在數據存儲、身份識別、KYC 等方面簡化流程,提升效率,改善用戶體驗。
四是提效率。區塊鏈主要處理分布式的 P2P 交易,處理效率還有待提高。為了降低主鏈的存儲負擔,提升交易處理效率,研究人員提出了側鏈、閃電網絡等技術,目前仍處在探索階段。未來,商業銀行在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同時,也需要共同提升區塊鏈的運行效率。
五是防風險。區塊鏈雖采用加密算法,但仍存在黑客攻擊的風險。因此商業銀行在使用區塊鏈技術中,需要及時維護、謹慎監控,尤其是對高價值的數字資產及客戶的敏感、重要信息等。
本文摘選于《中國銀行全球經濟金融展望報告(2020年)》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