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穩中布局
在美國,
金融業向來就是服務業的重中之重,在美國,金融和房地產行業的GDP占比超過了20%,也是美國各個行業中GDP占比最高的行業。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強國,金融業的繁榮是重要因素,換句話說,美國利用金融業,在全世界進行“吸血”野蠻生長。
在傳統金融領域,美國幾乎擁有著絕對優勢,其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全球經濟,而在以
區塊鏈為支撐的數字金融領域,美國同樣沒有放棄,更是在穩中布局。
美國最先看到的必然是
區塊鏈技術第一個代表性應用—
比特幣。在美國,比特幣被官方定義為商品,相關金融衍生品受到CFTC(美國商品期貨委員會)的監管。
2017年12月,CBOE(美國芝加哥期權交易所)和CME(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得到CFTC的合規牌照,正式推出比特幣期貨合約。自此,比特幣正式進入合規傳統金融衍生品市場。
2019年9月,背靠洲際交易所(ICE)的Bakkt得到CFTC的合規允許,正式推出實物交割的比特幣期貨合約,為客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監管清晰度和安全性。這也意味著比特幣衍生品市場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合規交易所實物交割模式也意味著比特幣的定價權正逐漸地在全方位逃離原始
幣圈,轉移到了美國人的手里,在這一方向上,美國正在逐漸領先。
近期,美國的合規比特幣衍生品交易所繼續瞄準了期權市場,Bakkt官宣將于今年12月9日推出受監管的比特幣期權合約。Bakkt官推透露,Bakkt比特幣期權合約將以基準的Bakkt每月比特幣期貨合約為基礎,代表著為機構投資者開發這種資產類別的又一重要步驟。同時Bakkt還將為機構提供比特幣托管服務,進一步整合市場。
美國當地時間11月12日,芝商所(CME)也宣布將于2020年1月13日推出比特幣期權。
兩大巨大繼續擴大比特幣衍生品交易業務,逐步的為搶占
數字貨幣市場至高點做準備。
除了比特幣,美國對
以太坊似乎也非常感興趣。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主席 Heath Tarbert 在參加一個金融科技會議的時候就明確表示,2020 年的某個時間,我們可能將看到以太坊期貨。
比特幣與以太坊在數字貨幣市場的地位可想而知,而美國要做的就是將其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中。
美國通過一系列運作,在數字金融領域,已取得先機。
監管與制裁從未停止
美國在數字金融行業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監管也絲毫沒有松懈。
首先就是備受爭議的Libra,不僅國外對其推出表現不太友好,美國國內也是步步緊逼,持續向其施壓。雖然Libra官方多次聲明,在美國監管機構沒有同意之前不會推出,但大概率因為其不可控的原因,Libra推出也是遙遙無期。
其次就是幣圈穩定幣老大哥USDT被官方盯上了。今年4月,紐約總檢察長辦公室(NYAG)曾指控Bitfinex挪用8.5億美元填補虧損,并涉嫌在紐約州發行非法證券,而且是非注冊證券運營商。
之后Bitfinex便陷入了與監管當局的糾纏,至今仍未結束。截至今年7月底,Bitfinex為這場官司已花費50萬美元,動用了60余名律師。
同樣,前幾月,注冊于塞舌爾的期貨合約交易所巨頭BitMEX 陷入了CFTC的調查當中。調查的核心點在于,BitMex是否違法向美國用戶提供交易服務,及大規模洗錢行為。重點仍是合規問題,調查事件也導致BitMex當月出現交易量大幅下跌,出現大量冷錢包提幣的行為。
SEC(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則開啟了對不合規1CO項目的重拳出擊,對EOS等大批項目的事后追責到事前叫停
telegram的項目也顯示了其強監管態度。
相對來看,美國對于
加密貨幣處于一種比較開放的態度,與自身素有的金融市場優勢有關,更加看重新興數字金融產業的布局,但強調監管與合規。
中國:防范風險,落實應用
對于比特幣等這一類的加密貨幣,中國從來沒有公開對其禁止與扼殺,側重點更多的在于防范風險。
2013年12月中國發布了《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要求各地區加強比特幣互聯網站的管理,防范比特幣可能產生的洗錢風險等。
2017年9月,七部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并指出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要求即日停止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對于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
2018年1月2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于防范境外數字貨幣募集與“虛擬貨幣”交易風險的提示》。
2018年8月,我國發布《關于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
以上通知提示更多的是防范涉幣進行洗錢、非法融資的行為,而不是對于加密貨幣本身的禁止,對于加密貨幣,官方仍處于一種觀望態度。
2019年1月10日,網信辦發布了《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意味著政府對區塊鏈在相關領域的應用監管正式開啟,但是在加密貨幣、交易所、涉幣項目方的具體監管上仍未出現動向。
直到上月,上層表示,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預示未來一段時間區塊鏈發展的重點在于賦能實體產業。
中美看重的方向不同,這一點值得我們深思。更讓人在乎的是,中國什么時候開始對基于區塊鏈的數字金融布局,這才是關鍵點,畢竟美國已經行動起來了。
察覺未來 刻不容緩
談幣色變的時代該過去了。對于
區塊鏈應用來說,服務于B端,賦能各產業發展至關重要,但是仍需要思考區塊鏈應用的核心點是什么,當然絕對不是炒幣,但是必然把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金融考慮在內。
當前,區塊鏈正催動著網絡從信息互聯到價值互聯轉變。未來資產通證化、證券通證化都會成為現實,比特幣和以太坊等數字資產甚至可能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鏈上資產將高效率流轉。而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這一籌碼牢牢抓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拱手讓與他人,這樣才會在國際博弈上占據主動權。
基于區塊鏈技術衍生的數字金融大戰已經開場,我們必須察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