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會議集體學習區塊鏈”的消息讓區塊鏈徹底火了。除了在手機上刷屏,A股市場區塊鏈板塊也出現了漲停潮,虛擬貨幣比特幣更是一夜暴漲40%,一度突破1萬美元大關。
那么,區塊鏈技術具有哪些特點?“區塊鏈+”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區塊鏈和比特幣又是什么樣的關系?區塊鏈落地還面臨哪些挑戰?記者就此采訪了業內專家。
“難以竄改”的技術
區塊鏈(Blockchain)是一種將數據區塊有序連接,并以密碼學方式保證其難以竄改、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數據庫)技術。
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高級研究員曹鋒介紹說,區塊鏈由數據塊組成,數據塊又分為區塊體和區塊頭。區塊體里面打包了一堆的交易,每一個區塊的交易數不可能完全一致。區塊頭一個很重要的技術是本區塊的摘要Hash,它和區塊體里的數據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當下面的交易數據中間任何一個數據發生改變的時候,它的摘要Hash就會發生改變。因此,在整個區塊鏈之間只要更改任何一個數據,就會形成一種連鎖反應。事實上,在很多區塊鏈節點中間會包含1000個甚至10000個節點,這些節點之間是相互備份的過程,所以區塊鏈的數據是難以竄改的。
“從技術本身來講,區塊鏈是一個糅合了分布式計算、點對點的網絡和密碼學這樣一個集成技術。”浙江大學區塊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蔡亮說,區塊鏈使得現在的互聯網有可能形成一個有價值的、信用可靠的互聯。
在曹鋒看來,現在的互聯網都是信息互聯網,區塊鏈則是價值互聯網。當進入價值互聯網時,區塊鏈可能會形成這樣一個底層的技術:一方面它保證了像互聯網一樣在全球范圍內高速度傳播,另一方面又杜絕了拷貝、粘貼問題,所以區塊鏈會成為價值互聯網的基礎。
前景廣闊的應用
由于具備分布式、防竄改、高透明和可追溯等特性,區塊鏈在金融、貿易、醫療、供應鏈管理、慈善、公共管理等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在數字政務領域,區塊鏈可以讓數據跑起來,大大精簡辦事流程。扶貧和慈善則是區塊鏈技術的另一個落地應用。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公開透明、可溯源、不可竄改等特性,可以實現扶貧和捐贈資金的透明使用、精準投放和高效管理。此外,區塊鏈還可以被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農產品、酒類、奢侈品等領域的防偽溯源。
蔡亮表示,目前區塊鏈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到多個領域,包括提高結算清算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未來,在供應鏈金融、醫療信息化、教育資源共享等產業變革中,區塊鏈技術均有發揮作用的潛力。比如通過區塊鏈技術,供應鏈上的龍頭企業可以將自己的信用傳導到小微企業,進而部分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記者了解到,目前區塊鏈在國外落地比較好,比較成熟的應用主要還是數字貨幣。國內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落地案例也占80%以上,主要是電子合同、跨境支付、貿易金融中的授信,以及供應鏈金融和資產證券化等應用。
目前,我國許多金融機構已有區塊鏈應用場景落地。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網近日披露了第二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清單。加上第一批清單,共有浙商銀行、微眾銀行、工商銀行、平安銀行等6家銀行備案14項服務。浙商銀行于2017年首創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應收款鏈平臺,成為業內首家將區塊鏈應用于核心業務的銀行。
2019上半年全球區塊鏈企業發明專利排行榜則顯示,中國平安、眾安科技、泰康保險、微眾銀行、工商銀行等多家銀行保險機構榜上有名。其中,中國平安以274件專利排名第二。作為最早運用區塊鏈的企業之一,平安集團在區塊鏈行業當中的部署節點已經超過40000個。金融壹賬旗下壹賬鏈也成為其區塊鏈技術最核心、最基礎的解決方案。在日前舉行的亞歐會議“單一窗口”國際合作研討會上,中國平安集團正式推出了區塊鏈跨境貿易解決方案。
徹底涼涼的虛擬幣
正因為區塊鏈在數字貨幣和金融應用上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虛擬貨幣比特幣等也迎來了一片狂歡。
從10月25日開始,虛擬貨幣的價格突然開始暴漲。當天市值排名前100的數字貨幣中,90%以上的虛擬貨幣漲幅超過了15%,有17種虛擬貨幣品種的漲幅超過了30%,比特幣漲幅超過了40%。
面對社會上趁著此次區塊鏈技術被社會重新認識而帶來炒作虛擬貨幣的風潮,從事區塊鏈技術研究的趙女士表示不能接受,“比特幣只是一種虛擬加密數字貨幣,虛擬貨幣只是區塊鏈技術眾多應用中的一個,將區塊鏈和比特幣二者劃上等號是非常不負責的。”她說。
曹鋒表示,區塊鏈技術是基于貨幣的創新,從誕生之日就自帶金融屬性。比特幣價格則涉及到政策、治理的層面,兩者不能等同。大成律師事務所肖颯律師也認為,目前監管部門對虛擬貨幣是全面取締的,加快發展區塊鏈技術只能推動央行數字貨幣更早面世,一旦正規軍出來,各種山寨的虛擬貨幣將沒有市場。
規模應用的挑戰
目前區塊鏈雖然在金融方面取得了一些應用,但在專家看來,區塊鏈還是一種非常“年輕”的技術,技術和產業應用處于起步的階段,要大規模應用還將面臨多重挑戰。
首先,從基礎角度來說,區塊鏈技術還存在一些沒有很好解決的問題。曹鋒說,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性能和安全構成一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其實是互為制約的,如何達到一個技術上的平衡,還有待解決。
其次,目前人們對于何為區塊鏈缺乏統一的認識和公認的標準,普通消費者無法識別真正有價值的區塊鏈產品,“偽區塊鏈”概念大行其道,這也使得A股市場上一下冒出了幾百家區塊鏈概念的公司。
最后,盡管區塊鏈技術具有“去中心化”特征,但仍需要有中心化部門提供支持,這就要求監管部門必須制定配套標準規范,結合實際需求對監管手段進行改進,完善監管制度。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