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互鏈脈搏不完全統計,10月份,國外的區塊鏈監管政策相關的信息共有21則,較上月的13則,上漲了61.53%。其中,監管政策信息數量最多的是美國,共有7則,主要是圍繞加密貨幣納稅展開。

(制圖:互鏈脈搏研究院 數據來源:公開信息)
10月2日時,美國俄亥俄州政府宣布暫停支持企業使用比特幣繳納稅款。原因是,根據一項內部審查,在俄亥俄州推出允許企業用數字貨幣繳稅的網站前,需要獲得美國存款委員會的批準;
其后的10月9日,美國國稅局發布了5年來的第一份用于計算持有加密貨幣的應繳稅款的指南。新指南指出,當新加密貨幣記錄在區塊鏈上時,如果納稅人實際上擁有對代幣的控制權并可以使用這些代幣,則應計為納稅義務;
10月12日,美國國稅局發布新的關于額外收入和收入調整的1040表格草案,并首次向納稅人詢問其加密活動;
10月27日,經消息人士證實,美國國稅局將對加密貨幣活動進行審計,并在加大對加密貨幣投資者的審查和調查。
而在監管加密貨幣納稅的同時,美國也并未放松對Libra的關注。
美英澳于10月5日聯合發布致Facebook的公開信,要求Facebook停止端到端加密計劃。
其后,英國央行還于10月9日出臺了一項關于加密支付的新規。英國央行金融政策委員會在聲明中稱,Facebook的Libra和其他新的數字支付服務商必須滿足這些規則,才能在英國運營。這些規則要求在整個支付鏈中顯示其運營和財務狀況,并為監管機構監控支付提供足夠的信息。
同時,在扎克伯格出席聽證會的前一周(10月16日),法國也提出了對加密貨幣的監管。法國央行副行長呼吁建立加密資產全球監管框架。
此外,互鏈脈搏關注到,烏克蘭于10月發布2則區塊鏈監管相關的政策信息。
10月7日消息,烏克蘭政府擬制定加密貨幣稅收規則,并計劃在兩到三年內使挖礦合法化。其后10月22日消息,烏克蘭已起草兩份加密貨幣法案。
列支敦士登和立陶宛也分別于10月公布了較為重要的監管政策信息。
10月6日,列支敦士登議會一致通過了一項“區塊鏈法案”。法案旨在加強投資者保護,打擊洗錢活動,并建立透明度。議會聲明稱,該法案將使列支敦士登成為第一個對代幣經濟進行全面監管的國家。立陶宛央行則是在10月23日發布STO準則,成第一個發布STO準則的市場監管機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