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股市保持震蕩,區間不斷縮窄
本月市場保持震蕩走勢但震蕩區間逐漸縮窄。市場在IPO擴容、限售股解禁等壓力下,在三季報披露期、業績地雷股的沖擊下,保持了一定的韌性;既有內生性的技術面支撐,也有四中全會召開在即、資金希望從重要會議中獲取中長期經濟、改革方面信心。市場風格相對均衡,受豬肉價格持續走高影響、養殖股一枝獨秀,低估值的銀行地產走勢相對較好、工行等漸進走高,這與估值防御和科創板打新配置有關;伴隨著三季報的披露,消費股有所分化,休閑、醫藥、食品等出現了一定的調整。就市場運行的邏輯看,市場在類衰退和類滯脹之間徘徊:經濟下行且PPI負增長,意味著經濟類衰退;但是,考慮到10月份豬肉價格繼續上漲,預期未來數月CPI在3-4%之間運行且明年初可能出現突破4%的情景。逆周期政策推進的節奏與物價的形勢有密切關系,短期貨幣政策空間不大,映射至市場則更多是存量博弈下的結構行情。
企業盈利:逾3成企業披露三季業績,相比中報凈利潤增速小幅回升
截至10月25日,Wind全A上市公司中約35%的企業已披露三季報業績,其中建材、食品飲料、醫藥、化工、石油石化披露率達到半數左右。就已披露的業績來看,全A/全A非
金融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分別達11.6%/8.0%,可比口徑下中報凈利潤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11.2%/5.7%;披露率超過4成的行業中,食品飲料(+21%)和醫藥(+18%)累計同比增速最高,化工(-17%)錄得累計同比下滑。三、四季度企業盈利有望邊際企穩,9月信貸數據、PMI新訂單指數與發電量等先行指標邊際改善,對盈利的領先性指引依然清晰。
宏觀流動性:國內穩+海外寬局面或持續,外資持續流入可期
21日公布LPR報價跟隨MLF操作利率保持不變,或反映商業銀行負債端壓力。CPI-PPI剪刀差走擴壓力下,國內貨幣政策或將繼續保持定力,以完善LPR報價機制、提升LPR貸款占比等方式引導企業融資成本下行。海外流動性持續寬松,歐央行會議確認11月起將再度開啟QE,紐約聯儲本周起加大隔夜回購下限至1200億美元以補充貨幣市場流動性。中美利差走擴+11月MSCI擴容預期有望持續催化外資流入。
資金面與風險偏好:貿易磋商積極+區塊鏈頂層支持有望提供正面催化
基金三季報顯示,偏股型基金整體A股倉位為81.75%,較Q2提升1.83pct;TMT、中游材料倉位上升顯著;金融、可選消費等有減倉。據彭博,25日晚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表示“中美已接近第一部分協議落地”,消息發布后美股反應正面,費城半導體指數當日上漲逾2%;上周五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強調將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區塊鏈主題中概股應聲跳漲。貿易磋商的積極進展和
區塊鏈技術頂層支持強化有望為風險偏好提供短期催化,區塊鏈概念的熱度將成為市場風險偏好的試金石。
外圍市場:美股沖擊歷史高點,脫歐進程再度反復但硬脫歐風險降低
外圍市場繼續回暖。標普500在沖擊歷史高點后小幅回落,推升市場的動力為:1)龍頭企業三季報盈喜,當前標普500披露率為38%,78%的公司業績超預期;2)中美貿易磋商進展積極。英國脫歐再現反復,議會否決約翰遜“快速立法”提議,月底前脫歐希望破滅;歐盟宣布同意延期脫歐申請但未設置截止日期,將關注大選動議的投票結果。由于歐盟已允許延期申請,無論投票結果如何,硬脫歐風險均大幅緩解。
配置建議:戰術性配置銀行、制造業,戰略性配置科技股
企業盈利是Q4決定變量,流動性內部穩而外部寬,11月MSCI擴容是關鍵節點,風險偏好短期催化力量顯著,區塊鏈概念的表現是市場風險偏好的試金石。戰術上關注政策邏輯順、景氣處于底部左右側的制造業(電力設備/機械/家電/汽車)、受益于庫存周期的銀行。戰略上中長期繼續把握科技股。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