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鏈脈搏觀察2019年國有企業落地的區塊鏈應用項目,其業務范圍已經滲透到日常生活中。
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場景中,區塊鏈最先服務的是出行活動,如出行發票開局、支付、行程權益證明等。3月18日,深圳市地鐵集團有限公司開出全國首張軌道交通區塊鏈電子發票;3月22日,杭州地鐵集團聯合支付寶推出基于區塊鏈技術的電子發票;5月1日,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上線高速無感支付服務;5月,中國南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運用區塊鏈技術建立的積分和里程兌換系統也正式啟用,便于旅客進行權益兌換。

(制圖:互鏈脈搏)
從區塊鏈技術角度來說,地鐵發票的開具歸屬于數字憑證領域。此前,數字憑證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司法存證系統。而現在,以各省市地鐵集團為主導,區塊鏈存證功能可以更加惠及市民的日常出行活動。
在支付領域,以國企牽頭的區塊鏈支付場景也可以做到大規模覆蓋。除上表中提及的湖南高速公路集團利用區塊鏈技術開發出的“高速無感支付”項目外,長春水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于5月29日開通了水費區塊鏈代扣服務,成為全國首家把區塊鏈技術融合到民生繳費服務中的水司,實現了全程可追溯、不可篡改、實時可查詢等功能。
以國有企業的生活服務業務為依托,區塊鏈技術可以惠及每個人的生活。與此同時,更多的銀行項目中,國有企業區塊鏈項目的“普惠”性質也更為顯著。

(制圖:互鏈脈搏)
各類金融服務中,供應鏈融資主要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因此,包括應收賬款融資、福費延等在內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具備較強的普惠金融性質。互鏈脈搏觀察2019年13家銀行落地的21個項目中,具有較強普惠性質的項目共有12個,占比57%。其中,中國建設銀行7月落地網絡供應鏈業務、業興銀行5月發布金服云平臺時,都有明確提到,該業務針對的(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

(制圖:互鏈脈搏)
由國有企業牽頭,以惠民為目標,4月24日中國工商銀行上線扶貧資金區塊鏈平臺,與貴州省貴民集團合作建設了首個專門用于扶貧資金精準管理的區塊鏈平臺,實現扶貧資金從審批到撥付的全流程“透明使用”、“精準投放”和“高效管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