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機構接受
加密貨幣銀行的出現,這一舉動在加密貨幣領域開創了一個先例,同時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然而,這一舉措的范圍仍然有限。在美國,“加密貨幣銀行”只不過是加密貨幣的安全港。
像Coinbase這樣的加密貨幣先驅,以及最近的富達數字資產,它們并不是真正的銀行。例如,Coinbase Custody就存活在一個灰色區域中。它并不完全符合傳統銀行業監管機構的監管標準,而是屬于紐約
金融服務管理局(NYDFS)的管轄范圍。
現階段,紐約金融服務管理局正在積極尋求改變其對加密貨幣已有的模糊監管。在今年7月份,紐約金融服務管理局成立了一個新部門,專門從事金融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同時,該部門還將“負責向加密貨幣資產及其相應機構發放許可并進行監督”。紐約金融服務管理局局長Linda Lacewell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強調了這一監管創新的重要性:
隨著銀行、保險和監管技術創新的不斷增長,金融服務局的監管領域需要不斷的演變和適應。
然而,并非所有監管機構都持這種立場。在接受Cointelegraph采訪時,德國銀行業監管機構聯邦金融監管局(BaFin)指出,監管不應該去適應加密貨幣的,反而應該讓加密貨幣及相關機構遵守現有的監管規定:
這個行業需要遵守現有的規則和標準。我們認為可持續的金融創新需要遵守這些規則。現在業內廣泛采用的技術中性監管概念具有足夠的靈活性,如果有必要進行監管改革,這應該由立法者來完成。
在美國,另一個調整監管方向的例子涉及到了Bitlicense。Bitlicense是一種監管加密貨幣買賣和發行的機制。Bitlicense此前曾飽受詬病:Bitfinex、BitMEX和Kraken等加密貨幣公司的提前撤離就是因為Bitlicense,這些公司在Bitlicense推出后都停止了在該國的運營。
一份有關美國加密貨幣監管方法的證據于2018年提交給國會財政委員會,其中寫道,Bitlicense是“監管不力的例子”。
自那以來,紐約金融服務管理局已為一些加密貨幣公司分配了更廣泛的銀行執照。這種許可證被稱為Trust License,它允許相關機構提供大量類似于傳統機構所提供的服務,包括支付處理、提供金融咨詢、資產托管以及其他受托權力。
Coinbase Custody早在2018年就獲得了Trust License。就在最近,富達數字資產也申請了Trust License。然而,獲得Trust License與接受這些公司成為傳統意義上的“銀行”仍相去甚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