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見Eknower:這些公司的商業模式不成立,核心原因還在于目前新
能源發電的價格還不具備真正的市場競爭力?
曹寅:是的,能源行業的特點就是規模經濟效應特別明顯,而且規模經濟效益的邊界非常非常大。你很可能到10GW、20GW的時候還在規模經濟效益的邊界之內,規模越大,相對的度電成本越低,大型電站的運維成本也越低,這個不僅僅是對于火電、核電,對于新能源同樣如此,分布式光伏和分散式風電的系統總造價一定是高于集中式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能源的經濟性就來自于規模性和集中性,就是中心化,而去中心化的電源很多時候不存在這樣的經濟性,只有強制要求這些集中性電源淘汰、退役之后,或者說通過
碳市場使火電的經濟性遠遠不如新能源的時候,去中心化才有可能性。
未來隨著新能源成本越來越低,是不是就可以去中心化了呢?我認為就算新能源以后成本會很低,到時候還是會選擇中心化售電。因為中心化售電集中式、專業性管理的成本更低,而且能源的中心化不僅是規模經濟性的中心化,還是專業性的中心化。為什么全世界所有的去中心化售電的項目全都死掉,因為消費者不需要。沒有必要為了
區塊鏈而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確很了不起,但是它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還是降本增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