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備期 :趁熱打鐵
2017年12月,在
區塊鏈和
加密貨幣勢頭正猛、異常火爆之時,
telegram公司首次對外宣布要開發自己的區塊鏈平臺,也就是Telegram Open Network(TON),并計劃發行流通于TON上的加密貨幣Gram。
2018年1月,Telegram團隊向投資者發布了項目白皮書,根據白皮書內容顯示,該平臺的擴容性將超過
比特幣和
以太坊,這將使其在交易速度上可以與Visa和萬事達等行業巨頭一較高下。
2018年1月和3月的時候,Telegram 分別完成了兩輪融資,成功募集了 17 億美金,據媒體報道其中包括紅杉資本、Benchmark、KPCB 在內的頂級風投和國際投資機構都有參與。
這個數字是什么概念呢?可以說是創紀錄的融資金額,僅次于EOS項目的40億美金。
而且按照原計劃有一半額度是要面向散戶投資者募集的,但由于募資金額遠超原計劃的數額,再加上為了規避美國監管問題,Telegram在2018年4月的時候取消了面向公眾的 lCO。
啟動期:緩慢進行
但是在募資完成之后,TON 的整個項目進程比較緩慢,主網上線時間等得讓人焦灼。
根據公開報道資料,2018年第三季度,TON曾對外宣布項目已進行到70%,虛擬機 95%準備完畢;
2019年2月,Cointelegraph報道稱,TON目前已經完成90%的開發,計劃最早于3月份正式發布TON平臺主網和
token;
一不小心又沒了后文,直到今年4月,Telegram團隊面向有限數量的全球開發商發布了TON區塊鏈的私測版本,有測試人員表示系統交易處理速度非常高;
5月,Telegram正式發布TON 的測試客戶端 TON Testnet Blockchain Lite;
8月,TON中文社區宣布,TON核心代碼已基本完成,將在9月1日正式開始公測,這將是主網上線前的最后測試版本
后續:代幣發行
除了主網上線的問題,大部分投資者關注的應該還是代幣的情況。畢竟之前面向公眾的私募被取消,有很多沒能上車的散戶投資者。
根據公開資料,今年7月10日,TON在Liquid交易所進行了首次代幣銷售,類似于現在流行的IEO模式。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公開發售似乎并不是官方發售。Liquid 交易平臺頁面的相關信息顯示,這次銷售是由一家亞洲最大私募買家Gram Asia 組織的,而且是對有限客戶的限量發行,用戶可以使用美元和 USDC 認購 GRAM,代幣價格為 4 USD/ Gram。
正是由于不是官方出貨,這次吸引眼球的代幣銷售也被不少人質疑是私募買家出貨套現,是不是真的不好說,大家有所了解就行。這輪銷售是屬于預售性質,購買者只是拿到額度而不是真正的代幣,要等到10月全面發行后,才能收到代幣。
官方告知的Gram 的正式上線時間為 2019 年 10 月 31 日,在 TON Network 上線之后,本輪銷售的 Gram 代幣將在未來 18 個月的時間內向投資者解鎖發放,一共分4個階段,主網上線之后3 個月釋放 25%,6 個月后釋放 25%,12 個月后釋放 25%,18 個月后釋放 25%。
為什么是在10月31日之前呢?因為這個日期是項目相關法律文件上的最后期限,有點像“最后通牒”的意味。紐約時報的報道中提到,Telegram必須在10月31日前推出加密貨幣,否則之前的17億美金募資可能會被投資方收回。
Telegram這設的日期趕在最后期限之前,讓人都覺得擔心,生怕它沒法順利推出。不過據SEC報告顯示,Telegram 正在盡可能地加速加密貨幣Gram的發行流程,相信它也不想被撤回融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