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一種擴容思路 —— 代議制
第一個擴容思路——代議制,源于人類的古老政治智慧。即民主是好的,但是全民直接民主效率太低。英國脫歐采用了全民公投的方式來決定,但是顯然不能所有的議題都搞全民公投。
代議制是人民選出代表,再由代表來議定法律或者重大決議。代議制提升決策效率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參與共識的人數大為減少,第二是代表通常是專職政治家,他們有更多的資源和知識來議定國家大事。
用代議制的方式來做
區塊鏈擴容,最典型的是采用 DPoS 共識的 EOS。EOS 通證的持有者選出超級節點,21 個超級節點輪流出塊。跟
以太坊相比,參與共識的計算機數量下降了 3 個數量級。
而且以太坊的節點計算能力高低不齊,協議參數設定要兼顧低端計算機。而 EOS 超級節點主機硬件配置和網絡帶寬有同一的高要求。所以毫不奇怪,EOS 能達到數千 tps,遠高于以太坊。
EOS 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處于風口浪尖。加密社區的一部分人嚴厲地批評 EOS,說它中心化的,甚至認為它根本不算區塊鏈。而支持者認為 EOS 的去中心化程度是足夠的。用戶仍然能夠享有去信任、無需許可和抗審查等好處。
那么 EOS 的去中心化程度是否足夠呢?我的看法是:有些情況下夠,有些情況下不夠。取決于是什么應用,誰在使用。
用戶和用戶差別巨大,只從國籍分,就有美國人、中國人、伊朗人、朝鮮人等等。還有性別、年齡、種族、地域、職業、宗教等等差別。
另外就是一個特定用戶,他的需求也是多樣化的,例如社交、娛樂、
金融、協作等等。大類又分成很多小類,金融里僅僅對貨幣就有價值存儲需求、大額轉賬需求、小額支付需求等等。
如果把是大部分身家都用
加密貨幣來做長期價值存儲,我首選
比特幣。如果是小額支付,或者打麻將、擲骰子,用 EOS 當然也沒問題。在區塊鏈世界,從去中心化程度最高的比特幣和以太坊,到中心化程度最低的 EOS 和波場。
可以看成是去中心化譜 decenralization spectrum。每條公鏈,包括后面重點介紹的 Polkadot 和 Cosmos,都在譜中占據特定位置,都有機會適用于特定需求。不存在 one chain fit all 一鏈打遍天下的可能性。
做架構設計就是做折中,有所選擇必然就有所放棄。本次分享的核心理念,就是未來的區塊鏈世界是異構的、多鏈共存的。當然,我也不認為需要幾百上千條公鏈,因為合理的可選位置沒那么多。在定位大體相似的情況下,網絡效應會消滅弱者。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