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區塊鏈誕生以來,去中心化一直被業界作為區塊鏈的核心屬性之一。但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國內一些業界大佬紛紛開始否認這一點,甚至有人聲稱去中心化這個詞是區塊鏈行業翻譯產生的重大誤導,呼吁翻譯成 " 點對點 ",任何
區塊鏈應用的規則制定者就是根本的中心。這是一種極其錯誤的傾向,可能會誤導很多區塊鏈創業者,使其在探索區塊鏈應用落地的過程中走彎路。
什么是 " 去中心化 "?
" 去中心化 " 翻譯自英語單詞 Decentralization,是由前綴 de-、詞干 central、后綴 -ization 組成。其中,詞干 central 意為 " 中心 ",后綴 -ization 意為 " ……化 ",而前綴 de- 則有離開、除去、取消、相反等含義。因此,將其翻譯為去中心化是非常準確的。
那么,去中心化具體而言是什么含義呢?
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于 2017 年 2 月發表的《The meaning of decentralization》一文中,詳細闡述了去中心化的含義。他認為應該從三個角度來區分計算機軟件的中心化和去中心化:架構、治理和邏輯。
架構中心化是指系統能容忍多少節點的崩潰而可以繼續運行;治理中心化是指需要多少的個人和組織能最終控制這個系統;邏輯中心化是指系統呈現的接口和數據是否像是一個單一的整體。
區塊鏈是全網統一的賬本,因此從邏輯上看是中心化的,這一點無可置疑。從架構上看,區塊鏈是基于對等網絡的,因此是架構去中心化的。從治理上看,區塊鏈通過共識算法使得少數人很難控制整個系統,因此是治理去中心化的。架構和治理上的去中心化為區塊鏈帶來三個好處:容錯性、抗攻擊力和防合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