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為什么會選擇從興業證券研究所轉而到
火幣區塊鏈應用研究院,袁煜明的回答很爽快,因為“感興趣”,他喜歡“有意思”的事情。
近幾年,袁煜明開始關注前沿的AI、
物聯網、大數據等領域,在經過了反復的思考和糾結后,最終選擇了他認為“最有意思”的區塊鏈行業。
袁煜明表示,股份制與區塊鏈的共通之處就在于希望通過一種方式,將大眾整體的活力激發出來。
他解釋到,股份制開始于大航海時代,在當時來看是很先進的。股份制結構能夠將大家的利益梳理得很清晰,激發每個人為共同創造利潤去努力。但是現在整個社會已經進步了幾百年,整個企業體系發展到相對復雜的狀況。有用戶、渠道、供應商、員工,而其中大部分的人不是為了利潤而努力,因為公司的股份和利潤與他沒有任何關系。
在傳統的互聯網架構中,用戶和股東的利益在很多時候其實是相悖的。股東要追求利潤,為此而產生的產品和服務實際上并不一定滿足用戶需求。但是用戶為這個網絡創造了很多的價值,但是最后又沒法分享到公司成長的收益,也無法對公司決策做出任何影響。
袁煜明說到,國外有個內容分享網站Reddit,在融資的過程中就將10%的股份給用戶。
“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探索,因為用戶才是你的根本,應該讓他們能夠更多的參與到公司里。但是這種形式在傳統的互聯網架構中是非常少見的,所以我覺得互聯網可以通過區塊鏈將各種力量都調動到一起。從這個角度說,區塊鏈就是下一代的互聯網,是升級版的互聯網。”
除此之外,區塊鏈的社區也是對互聯網用戶管理的一次升級。傳統互聯網模式下,“得用戶者得天下”,但是互聯網并沒有一種很好的機制將用戶留下,也就是所謂的“用戶粘性”。在互聯網架構中,如果沒有網絡效應和集聚效應,用戶基本不具備忠誠度。
但是區塊鏈架構下,社區的作用便發揮了出來。這些人既是用戶,也是投資者,整個項目的發展與收益都與他們息息相關。這時不需要再強調“用戶粘性”,因為他們不會走。
“我覺得區塊鏈相當于是一種更加共贏的機制,把整個商業活動的活力激發出來。”
談到對目前的區塊鏈泡沫是否有擔憂,袁煜明表示,任何一個新鮮事物在剛開始出現的時候,都容易被大眾認為特別好。在1995年到2000年互聯網泡沫期間,這個現象尤為明顯。那時的人們感覺有了互聯網就能實現一切,市場第一次感受到科技原來這么厲害。那時的泡沫是最大的。現在的區塊鏈雖然也有泡沫,但同時也有一種聲音在質疑,會冷靜的思考未來應該如何解決現存的問題,如何改進。
“現在確實有一些人,并沒有實際參與什么項目,只是在空談區塊鏈。但是我在行業內也接觸和感受到一些人是真的想要做一些事情,能夠推動社會的發展,希望能做一些貢獻的。兩種力量都是有的。”
袁煜明認為,一個行業有一定程度的泡沫有利于推動行業的發展。
比如在當時的PC互聯網浪潮中,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并沒有享受到資本的力量,基本都是靠一點一點的積累利潤。有了利潤,達到了一個較大的規模之后才有能力做拓展。但是移動互聯網就不同,像滴滴、美團這樣的公司借助資本的力量發展的非常迅速。如果沒有資本,它們很有可能根本發展不起來。所以袁煜明表示,資本的力量有助于行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對這種新興領域。但是過度的熱潮肯定還是會制造很多問題,包括移動互聯網、o2o等等都發生過很多一地雞毛的事情。
現在區塊鏈的熱度很高,不論是老家的親戚長輩或者小學初中同學,或許沒有人沒聽說過區塊鏈。但事實上,袁煜明表示,全球用戶的規模還很小。目前為止整個
以太坊的地址數還不到3000萬,而且其中很多還是同一個人多個地址。粗略估計全世界以太坊用戶數或者說整個區塊鏈的用戶數大約只有1000多萬戶。而其中,中國可能只有幾百萬,用戶量其實很小的。
對于之前出現的很多投機分子,以及“割韭菜”跑路的情況,根本的原因還是機制不夠完善,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逐步探索,然后進行改進。
“比如說資金需要第三方進行托管,管理層的通證需要限售等等。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提出的DA
ico機制,就是類似于由人民群眾投票決定募集資金的用途。去中心化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防止單個節點作惡的一個手段。如果我們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實現共贏,如果這個機制的某些地方并不是那么去中心化,但是效果更好,我覺得也是可以去采用,可以去探索的。”
袁煜明提出,現階段區塊鏈發展中存在最大的問題是公鏈的不成熟。
他介紹到,區塊鏈有一個不可能三角,就是可擴展性、安全性、去中心化,這三個方面沒法兼得。目前的幾條主流公鏈TPS都比較低,但是如果要提升,要么需要犧牲安全性,要么需要犧牲去中心化。相關開發人員也一直在做各種各樣的探索,試圖從中找到平衡點。但是目前依然沒有出現被公認的最好的方式。
其次,存在的第二個問題是跨鏈技術的不成熟。目前相繼開發的鏈越來越多,有基礎鏈,也有針對某個垂直行業的鏈等等,而鏈與鏈之間的通信、價值交換都需要跨鏈技術,但是目前的跨鏈技術還有待進一步的提升。
所以,袁煜明認為,目前區塊鏈的整體基礎設施還遠遠沒有達到成熟的程度,所以未來它一定會有一個很大的改進空間。
他對未來展開設想:“當
區塊鏈技術成熟以后,各種形式的資產都會上鏈,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會與鏈相關,也許所有商業活動都和區塊鏈相關,其中至少最重要的部分會上到鏈上。那時的商業形態或許不是企業,或許是一個社區,一個基金,一個鏈。也不再是給員工發工資,那時可能你既是他的投資者,又是他的用戶;既在為他建言獻策,也在幫他開拓渠道,然后你可能會分享到他的收益。總之會和現在有很大的不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