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到CBDC的擠兌的后果是大幅減少銀行可用于支持創造信貸的流動性資產,從而嚴重影響信貸的數量或價格。
用一個簡化的模型來考察銀行的商業模式。根據監管的要求,銀行所有的存款負債需要有對應的資產支持,存款的不同貨幣類型所對應的資產要求不一樣。物理現金存款要求100%準備金(即商業銀行在央行的一元儲備金只能兌換一元物理現金),考慮到物理現金的保管成本以及物理現金并不生息,商業銀行持有現金實質上是虧錢,因此所有商業銀行都傾向于持有最少量的現金,僅僅為滿足用戶的需要。一般存款要求部分準備金,假設存款準備金率為10%,那么商業銀行在央行的一元儲備金可以派生出十元存款貨幣。
當商業銀行在央行的儲備金不足時,商業銀行可以通過抵押自己的流動性資產給央行,向央行借入儲備金。所以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資產規模約束了它創造存款貨幣的能力。考慮到商業銀行通過貸款創造存款貨幣,因此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資產規模約束了其創造信貸的規模。與物理現金存款類似,CBDC存款要求100%準備金。因此從商業銀行存款到CBDC切換,實際上逼迫銀行將對等規模的存款,從部分準備金轉到100%準備金,這將迅速消耗掉商業銀行所持有的流動性資產,因此會嚴重影響信貸的數量和價格。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