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日,迅雷在美國遭遇兩起集體訴訟,致使股價受到重大影響。申請顯示,迅雷此前宣稱向區塊鏈領域進軍,然后為了玩客云服務推出了玩客幣,之后更名為“鏈克”。原告表示,迅雷在事先明知的情況下推出并參與了非法ico行為,同時還發布了一系列關于該活動合法的虛假聲明,對股價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原告們希望通過法律訴訟的手段獲得補償。
據悉,這兩起訴訟分別于今年1月18日和1月24日提交給紐約南區地方法院。據媒體報道,這兩起訴訟也是投資者首次聯手,向將業務轉型為區塊鏈和加密貨幣的上市公司發起質疑。
事實上,早在2017年9月4日,我國相關部門就已經對ICO融資行為明令禁止。
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公告》指出,近期國內通過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ICO)進行融資的活動大量涌現,投機炒作盛行,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本公告發布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
迅雷是紐交所上市的中概股中最受益于區塊鏈概念的公司之一。在發布“All in區塊鏈”的戰略后,曾經在2個月內股價從4美元狂飆到27美元。不過,截止到2月1日收盤,迅雷的股價為14.66美元,當日跌幅為4.37%。正是這樣的股價波動引發了原告的指控,指控的是迅雷公司,以及迅雷首席執行官陳磊、首席財務官周乃江和原首席財務官武韜。
迅雷CEO陳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樣的指控讓他很驚訝,“我們是業內唯一在國家出臺禁止ICO政策之前,公開反對ICO的做區塊鏈的企業。從去年11月開始出現交易平臺起以來,迅雷已推出了十余項打擊投機和炒作的相關政策,怎么可能會再去發布交易教程。”
2017年10月12日,深圳市迅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網心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一款數字貨幣,叫做玩客幣,根據官網解釋,“玩客幣是基于‘玩客云’智能硬件,依托共享經濟云計算和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資產。”官網還解釋稱,“玩客幣的分配僅限于挖礦獎勵、運營開支和創始團隊激勵,不做ICO。”
目前迅雷還在虧損區間。2017年11月6日,迅雷發布了他們最新一季度的財報:總營收為4730萬美元,同比增長15.6%,環比增長14%。凈虧損2560萬美元,而上一季度凈虧損970萬美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