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下半葉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讓人們在信息互聯探索的道路上越發成熟,一封電子郵件轉瞬就可以環游全球,一張美麗的風景照片很快就可以分享給全世界。可以看到,互聯網發展至今,
每一項新技術的誕生都在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如今,一個冉冉升起的新技術——
區塊鏈(Blockchain),來到歷史舞臺前沿,它讓全世界范圍內任何一筆
比特幣(Bitcoin)資產交易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成功確認。不僅僅是信息的互聯,
區塊鏈技術幫助實現了價值的互聯,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區塊鏈技術,了解其原理并應用實踐。
區塊鏈(Blockchain)源于兩個標志性事件:
1)2008年11月Satoshi Nakamoto(中本聰)發布的一篇論文《Bitcoin: A Peer-to-PeerElectronic Cash System》, 翻譯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2)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公布比特幣系統的第一個區塊——創世區塊,世界上第一個區塊鏈數據誕生。
而后,2013年,程序員Vitalik Buterin受比特幣啟發后提出
以太坊的概念(Ethereum),并在2014年成立基金會開始發展。發展至今,比特幣和以太坊已成為互聯網上規模最大的
區塊鏈項目。
區塊鏈技術也被逐漸應用于各個領域中。
在國際上,全球已經有超過24個國家投資區塊鏈技術,80%的銀行已啟動區塊鏈項目,90多個中央銀行加入了區塊鏈討論,上百家公司加入了區塊鏈
聯盟。在過去三年里,區塊鏈的風險投資超過了14億美元,產生了2500+的區塊鏈相關專利。
在國內,2016年底,“區塊鏈”首度被寫入《“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國已有105家區塊鏈相關企業; 2017年6月,《中國
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指出,央行將積極推動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