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1279
    • 0
    • 分享到

    我身邊的金融圈失業潮

    2019-7-19 10:00

    來源: 瓜姐工作室 作者: 瓜姐


    辦公室剛裝修了。瓜姐深深吸了一口甲醛,開始碼字。    

    身邊金融圈朋友很多失業。有的是半年前的主動失業,誤判了形式;有的是行業變動,金融市場各種清理私募機構和P2P,被迫離職。瓜姐的朋友圈實在是沒有很懶很蠢的人。總行部門的辦公室里都是各種高大上的學校和簡歷,哈佛沃頓在我們這都別拽,安心做好基層工作。以前招人北大的簡歷很多,清華的理工男調性自視甚高,出國的基金的投行的,銀行作為墊后選擇,可今年招人清華的簡歷雪花般飄來。今年很奇怪,網上報道只是說有些單位招人,可外面的人不知道招幾十個人,收了一萬多份簡歷,有些崗位1000多份簡歷一個都沒要,后面簡歷還在嘩嘩嘩的涌入HR郵箱。某大行新成立資管公司,生怕自己事情太多,為履行程序,在某招聘網站廣告掛三天立即下降,收了5000多份簡歷,挑了幾十人面試,留了30個人。 
      
    前兩天跟美女A吃飯,這么能干美麗一年200萬收入的90前的姑娘,才知道已經失業大半年找不到工作,居然還是銀行系的下屬理財私募公司(別意淫,不是錢端,錢端是第三方公司,不是銀行系的),做夢都沒想到她會被迫離職,前兩年和她吃飯都是一腔熱血謀劃未來,從來都是不停被游說跳槽N多選擇。他們公司前兩年業務暴增,APP上收益給的也不高,就5-6%個點,居然公司內部項目也暴雷了!銀行高層派了保全清收部門負責人去當他們公司的頭,清理差不多勉強給客戶兌付后,領導果斷回歸銀行這航空母艦,因為安全,也因為那邊實在沒機會了。

    美女B從事市場相關理財產品銷售工作,她告訴我一個數字,把我嚇到了。現在上海深圳市場她認識的私募一半都暴雷了。諾亞財富只是樹大招風而已。她的很多同事已經不敢出門見人,擔心人身安全,很多已經出現抑郁癥癥狀了。

    諾亞的雷,市場上一水的文章說它的風控水平不行,壓根不在點子上。應收款質押是個偽命題這么簡單的邏輯,它里面的風控怎么可能不懂。可在生存壓力面前,能坑一把客戶掙到養活員工維持公司生計的錢就可以了,至于長遠,無法想了。人到臨終前還會去規劃我要從事哪個行業好好發展嗎?

    前面都是廢話,重點是后面理財市場會怎樣?瓜姐平時收到的項目每天滿滿當當,壓得人喘不過氣來,這兩周開始出奇的少。這代表了理財市場開始劇烈分化。金融機構信用風險越收越緊,市場的錢無處可去。現在從整體資金市場來看,資金為避險只能壘大戶往龍頭走,往債市走,債市這種公開市場收益遠低于非標市場,投資者要買銀行理財,只能是忍受越來越低的收益。普通項目方如果不調整預期給出更高的收益給投資者,風險收益就不匹配,就會融不到資。

    市場會向兩端變化:
    1、龍頭企業因為融資便宜增厚利潤,競爭力越來越強,這也是國外發達市場各行業格局越來越穩定的原因;
    2、普通企業或普通項目因為得支付更多融資成本續命,整體市場對該類項目的收益率要求提高,原來利潤率低的企業可以出局了;

    對于投資者建議如下:
    1、不要再做夢可以買到高收益低風險的產品,投資者要么降低預期,要么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從矮個里面找高個,這與自己的能力息息相關;
    2、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投資能力,短期內是培養不出來的。如果聽聽APP、參加幾場培訓就能做好投資,是對專業投資人士的侮辱。投資不怕你全懂、不怕你不懂,就怕你半懂半不懂。錢一出去,就沒你啥事了,只能干等。瓜姐本科研究生學7年、在金融領域摸爬滾打13年、拿了雙碩士、看了幾千個項目,依然不敢說自己非常懂,每天都是新的開始。瓜姐只知道投自己懂得的領域,無論買股票、投私募還是其他,然后每天拓展一點自己的能力圈。懂產品和懂項目底層及行業底層邏輯是完全兩碼事。各種機構派出來的營銷人員說起產品頭頭是道,但一定不是懂投資、懂底層邏輯的人,這種人市場上萬里挑一。一般不會愿意出來做普通營銷的,對他來說投入產出太不匹配,除非自己創業。
    3、不要隨便相信別人。放定期你可以安心,但忘了說銀行也會出問題的,海南發展銀行、包商銀行的案例歷歷在目;買銀行理財產品?醒醒吧,現在30萬億的銀行理財資金要單獨出來轉移到資管子公司,就為了打破剛兌,就是不許銀行用資金池給你的投資兜底。特別小銀行生存困難許多,無法去跟大行比資產組織和資金組織能力,只能降低要求做項目,吃很多大行吃完肉后剩下來的骨頭,所以銀行理財產品風險比以前大多了。
    4、找最專業的人增強資產配置的力度,全存款或全銀行理財就等著每年增發的貨幣讓手里錢貶值,如同以前10萬元可以買一套房子,現在就10萬/平米的地方買一個平米吧。全部投項目就等著可能虧成0一平米都買不到吧;擦亮眼睛找你所信任的最專業人士,且對方得是獨立第三方,這才是王道。

    最后,建議還在工作崗位的朋友,不要隨便辭職。在金融去產能的大周期面前,個體力量實在太渺小。還在創業的朋友,如果實在扛不住也不要太勉強,也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企業經營的門檻越來越高,規模優勢就是一個壓死競爭對手最好的優勢,而風投自己也在去產能,找工作都不知道去哪找,沒辦法像以前一樣閉眼支持你沖規模了,逆襲階段已經結束,一切回歸理性。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如果你有十分強悍的新興行業技術背景,恭喜你,這個時代屬于你!我們的資金也在等著你!

    身后有同事在調侃:一天不吸甲醛,整個人都不好了。因為吸了甲醛,單位總欠了我些啥吧,競爭對手總沒那么覬覦這個崗位了吧。
     
    下次瓜姐再跟你分享股權、債權、私募、信托、股票、銀行理財各個領域投資的各種知識點和雷區。如果你下期希望了解哪方面內容,可以私信我,如果懂的話可以為你定制哦。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標簽: 金融圈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