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量與市場需求直接掛鉤,決定
數字貨幣需求的因素其實比較繁多,其實用性、知名度、用戶量、安全性、發展路徑、市場預期是主要的幾個判斷方式。
此外,保持相對于法幣比較穩定的匯率是衡量穩定幣未來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只有在保證匯率穩定的基礎上,穩定幣實現價值尺度、交易媒介、記賬單位等貨幣基本職能才有可能性。
當流動性問題,也就是“量”的問題解決后,穩定幣比拼的就是“質”,也就是穩定性了。在沒有長效穩定機制的保障下,穩定幣是無法給市場提供足夠信心從而進入流通領域的,因此,是否能夠建立起一套真正有效的長效穩定機制,也是一個穩定幣最終能夠成功的關鍵因素。
法幣儲備模式理論上只要法幣賬戶不出問題,且承諾兌付,那么穩定性肯定是最好的。但問題恰恰出在法幣賬戶本身的安全性上,這是非常大的不確定性風險。
而目前所有的數字資產抵押模式,穩定機制都存在問題,既主要依賴投機和博弈使得價格產生錨定。這在一個短期的時間跨度以及規模很小的穩定幣供應量下,的確可以達到穩定,因為只需要少量的資金就能操縱市場,使穩定幣免受外部真實市場的沖擊。但是只要規模上去了,原先設定的穩定機制很容易遇到浮動性風險(死亡螺旋)問題,既導致抵押物價格下跌的因素都是正相關的,方向都是單一的。除非市場有大的牛熊趨勢上的改變或者有救市行為,否則不可能以市場自己的博弈力量去糾偏,這股力量一定是朝著一個方向走的。
解決問題的關鍵,并不是更合理的機制,而是上一個問題提到的三個條件的達成。當抵押物本身市值巨大且波動更小之后,其發行穩定幣的激勵以及穩定幣的流動性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