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電力能源行業特點
1.化石燃料發電為主,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逐年上升
根據2018年全球電力報告數據,化石燃料發電仍然占據主導地位,其中以燃煤發電為主,其次是燃氣發電,而燃油發電份額很小。2010年化石燃料發電占全球發電總量的67.4%,到2017年仍然保持在64.7%,但有所回落;而清潔能源主要是再生能源發電逐年上升速度較快,截止2017年全球再生能源發電占電力總量的26.5%,比2016年增加2%,也是增幅最大的一年。其中光伏發電和風電場增幅最高。

數據來源于《2018年全球電力報告》
2. 電力傳輸損耗大,國際貿易份額占比較少
能源生產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能源傳輸的發展布局,而傳輸又是實現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必要條件。電能的傳導特性決定了它在傳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伴隨較大損耗。世界氣體協會(IGU)發布的《Natural Gas:The Energy for today and future 2017》的報告中,對比能源輸送的損失,100份天然氣到用戶可以獲得92份,而100份電力輸送到用戶只能獲得32份。因此,相比于石油國際貿易來說,電力國際貿易量少得多。對比天然氣國際貿易量可達產量30%,電力在國家之間的貿易只有1~2%之間,且其中大部分電力線僅與鄰國相連。
3.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中心化發電運輸
能源領域的大部分能源形式受到規模效應的影響,前期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和后期持續供電運輸均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因此當前電力系統是以大型企業為主導的中心化發電運輸。中心化的發電和運輸不僅可以保證電力供應的充足、減小運輸損耗,還可以提供專業的運營管理服務,防范系統風險。我國目前的電力交易中心絕大多數被大型國企控股。
4.受政策影響大
電力供應屬于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一部分,政策方面,電力是強監管、強政策的基礎行業。電力項目需要得到政策允許或購得資質、牌照等才能推行,國家政策方針對能源結構的影響重大。發電支持政策主要包括上網電價、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凈計量電價、財政稅收支持政策以及綠色電力價格等,其中上網電價與配額制應用最為普遍。截至2013年初,全球已有127個國家制定或出臺可再生能源政策,其中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比重就超過2/3。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