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已逐漸成為業內巨頭搶占“食品安全”新高地的“標配技術”。除了傳統零售業巨頭,阿里、京東、蘇寧等
電商巨頭早已入局,競相推進
區塊鏈技術在食品安全溯源領域的進展。
區塊鏈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尤為適用于食品安全溯源領域,可提高食品的透明度,進而有效提高食品的可信度和真實性。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區塊鏈數據不可篡改與交易可追溯兩大特性相結合,可根除
供應鏈內產品流轉過程中的假冒偽劣問題,解決傳統溯源中存在的信任問題,保障消費者權益。
零售巨頭云集
近日,沃爾瑪中國正式啟動區塊鏈可追溯平臺。據了解,顧客通過掃描商品上的二維碼,可以了解到商品供應源頭及沃爾瑪接收的地理位置信息、物流過程時間、產品檢測報告等詳細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區塊鏈在食品溯源領域規模化商用時代或加速到來。沃爾瑪表示,計劃到2020年底前,整體可追溯鮮肉占到整體包裝鮮肉銷售額的50%,可追溯蔬菜占到整體包裝蔬菜銷售額的40%,可追溯海鮮占到整體海鮮品類銷售額的12.5%。
沃爾瑪中國首席采購官劉曉恩表示,“區塊鏈技術將助力沃爾瑪在零售行業成為商品追溯管理的領軍者,我們將在這個平臺中優先納入高關注、高風險的商品。此次沃爾瑪將率先規模化應用區塊鏈可追溯平臺,首批已有23種商品完成測試進入平臺,今年下半年還將陸續上線超過一百種商品,覆蓋十余個品類。”
為了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高的要求,食品追溯正在進入數字化階段,區塊鏈則是普遍被認可的信息技術。
區塊鏈技術也在被家樂福采用并重視。據2018年年報,家樂福提及到“食品安全搭載區塊鏈技術”。首款區塊鏈產品家優鮮“蜜柚”年底上市。“通過區塊鏈技術,可有效敦促供應鏈上游提升質量安全水平,提升消費者的信心。”
同時,記者觀察發現,區塊鏈已成為電商購物節競拼的“硬核技術”。
今年“618”,京東發布了區塊鏈進展,稱已有700余家品牌商接入京東全球區塊鏈品質溯源計劃,超5萬個商品實現消費者掃碼查詢溯源信息,已累計超13億條上鏈數據;去年“雙11”,在天貓國際商城,使用區塊鏈溯源的商品覆蓋百余個國家和地區、商品數量達到1.5億件;去年“618”期間蘇寧易購自主研發的區塊鏈商品溯源系統在蘇寧易購線上和線下門店全面啟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