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分布式存儲的
區塊鏈系統主要面向兩個對象,一是節點,通過提供存儲參與分布式系統的建立,其參與的程度、節點質量的好壞主要反映在提供的存儲上;二是使用者,通過智能合約獲得存儲的狀態,并進行賬戶的收轉賬。
那么需要建立一個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節點的存儲質量決定了節點能否獲得更優的收益,使用者可以在智能合約中使用存儲的狀態。該系統的特殊設計主要在兩個部分,一個在技術部分,主要是解決使用功能性的問題;一個在治理部分,主要解決分布式服務供給方質量的問題。
從技術的角度,支持分布式存儲的區塊鏈系統需要的是對存儲狀態的更新,以及方便使用,所以需要在原有的虛擬機基礎上,增添相應的操作碼以及對應的狀態邏輯,保證聯動時不會造成狀態泄露。
從治理的角度,由于使用了存儲這種低功耗的資源,那么在共識上需要對PoS做修改,使用混合共識,節點除了抵押鏈上資產,還需要對存儲系統進行相關的貢獻才能出塊。
這樣做的好處是:由于存儲本身無法產生特別大的收益,那么通過出塊收益來補貼提供較大貢獻的節點,能夠激勵節點提供穩定的存儲。如果節點達不到出塊標準,也可以通過共建出塊節點的方式在鏈內部參與到節點建設中,保證可信任的抵押出塊節點能夠在出塊的列表內。
除了上述兩個角度之外,從經濟模型的角度,需要在每一次存儲量提升之后,通過帕累托分布對Staking條件進行微調,保證整個系統的抵押分布不會停滯在某一個存儲階段。一系列這樣的調整和更新才能保證整個存儲生態的正向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