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跨境匯款效率低下,通常需要30天,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項目方宣稱利用
區塊鏈可以解決跨境匯款效率較低下的問題。
然而,周鈺通過實地調研發現,“區塊鏈+跨境匯款”里面的問題沒那么簡單。
首先我們用的
聯盟鏈不帶
token,資金怎么走就是一個瓶頸,當時是很難解決的。至于加快資金流轉,從客戶角度實時得到匯款的目的,不一定用區塊鏈解決,從業務角度也能解決,銀聯國際有一個產品叫做全球速匯,本身已經通過資金墊付業務手段達到了匯款人實時或者準時收匯的效果。
所以,后來周鈺就轉變研究方向,發現盡管可以做到跨境匯款實時到賬,但是資金經過多方跨境流轉,導致信息不對稱不透明,收款人難以快速查詢到最初的匯款方。銀聯利用區塊鏈把參與匯款業務的各方放在區塊鏈節點上,就很容易做到信息同步和多方協同,能夠從幾十天查詢變成準實時查詢,只要輸入銀行卡號就能實時查詢,像查快遞一樣能夠查到匯款跟蹤的情況。
“區塊鏈+溯源”也是當前
區塊鏈應用比較火熱的領域,李偉卻對這個方向潑了一盆冷水。
比如我們經常聽到茅臺酒溯源。我覺得挺難的,因為茅臺的瓶子是可以隨便換的,在茅臺瓶子放一個二維碼,出廠掃沒問題。然而現在激光打孔技術很發達的,你把瓶子上打個孔,酒抽出來,把其他的酒灌進去,瓶子是真的,酒就不是那個酒了。
李偉指出,區塊鏈+溯源需要仔細考慮,因為區塊鏈能保證的安全是整個線上的或者說整個數字世界上的數據可信。但是線下物理世界的可信和安全難以用區塊鏈保。如果想保證物理世界上數據的可信,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在區塊鏈之前必須要有技術手段去保證整個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映射的安全,比如通過基因技術、生物技術、
物聯網技術等。
而且,現實的商業關系很復雜,如果利用區塊鏈將兩三家企業點對點連接起來,就說做了一個聯盟鏈,事實上并非這么簡單。
有待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比如一家銀行接入受同一個法院,對于法院來說要接入多個客戶,每個客戶都是互不相通,那就意味著要建很多條鏈。”微眾銀行區塊鏈首席架構師、FISCO BCOS開源區塊鏈平臺架構師張開翔指出,多鏈在前兩年可能是很好的解決方案,但不是最優的解決方案,因為占有很多資源,要重復建設。所以FISCO BCOS提出是群主式的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就像拉群一樣和協作方構建合作關系。不同的群聊不同的業務,不同的數據不會互相串群。如果跨群主互動,依舊可以通過跨群方式互相連通。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很輕很靈活,可以保證在同一個商業領域里面不同的協作方隔離和隱私得到保護。
而且即使已經上線的區塊鏈應用,也并非意味著萬事大吉。張斌坦言,數字票據雖然在2018 年1月完成了上線,但是在推廣和應用當中還是存在一些挑戰。首先是技術上的挑戰,由于
區塊鏈技術本身尚處于初級階段,所以存在著系統性能,共識,跨鏈等技術難題,大規模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技術上的困難。其次在業務上,數字票據平臺如何與中心化的清算系統去連接,實現 DVP(票款兌付)的功能。如何與銀行內部的票據管理系統,風控系統對接,實現直通式業務。再次在政策上,現在主要的政策制度是基于紙質票據和電子票據的政策制度,如何針對數字票據特點,形成有效的監管方式和政策,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周鈺也指出區塊鏈在業務應用層面的問題,“聯盟鏈通常來講參與方比較有限,如果不停地收斂,可能就變成準中心化甚至中心化方案能解決的東西,別人就會問,你這個必要性在什么地方?你帶來的價值是什么?很多情況下就會把你運用區塊鏈的案例直接給殺死了。
張開翔顯得相當樂觀,他認為隨著技術的演進,當前存在的問題會一一得到解決。“我相信技術的發展會解決一系列痛點問題,比如隱私問題,規模化的問題,海量存儲的問題,監管科技問題,很多問題今天可能沒有一個確定性答案,但是在未來 1-2 年相信跟產業跟學術合作一定會有好的成果出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