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可信數據的產生,一定是要跟掌握行業話語權的機構進行合作,從他們那里獲取可信數據,可信數據一定是來自可信的確權機構,這是一個原則。
國內很多做版權
區塊鏈的企業,提出區塊鏈確權的概念。要用技術代替人工確權,通過區塊鏈直接確權。其實,用區塊鏈去做版權確權這件事情從根上來講是不對的。因為版權確權里面包括三件事情:第一,這個作品能不能構成版權意義上的作品,這是需要人工判斷的,目前的AI技術也實現不了。
比如你拍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到底有沒有版權。如果拍一張今天會場的照片,那這個照片可能有版權,但是如果這張照片上面能夠很清晰的辨出每一個人的臉,那使用這張照片是需要得到肖像權授權的,沒有肖像權授權是不可以使用的,因為你在行使版權的時候會對其他權利的構成沖突,做版權確權是不會通過的。
再舉個例子,這里有一幅梵高的畫,你翻拍了,這張照片雖然是你拍的,但是不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獨創性,不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依然不具有版權。
這些工作區塊鏈是判定不了的,構不構成版權法意義上的作品,是不能通過計算得出的。
第二,關于作品創作的信息,這些信息一定要有。因為提供可信數據的時候,需要這些信息。
第三,權利證明文件等。整個可信數據來源是需要確權機構做一系列這樣的審核工作才能夠產生出來的,而這些東西是不可能在鏈上來產生。
區塊鏈本身打造的是一個可信的數據平臺,要保證源頭數據的可信,如果數據來源不可信,那整個鏈就是不可信的,這是相互制約的。而現在可信的確權機構,它的數據都是來自于辦公的區域網絡或者是云端。在建立標準時,這些因素都是要考慮的。
區塊鏈標準的制定,既要包括技術標準,也要包括數據標準,只有技術和數據兩個緯度都是可信的,才能夠去構建一個可信數字生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