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提到共識的成本和價值的平衡,其實另一個點是在實踐過程當中,你會發現所有的業務系統中真正用得到區塊鏈點的可能只占1%,但這1%是真正能夠撬動99%的業務場景。
為什么?就像我前面講到的,它的繁復的設計或者事前的共識成本,是為了事后的跨時間的規則更為有效。這1%的區塊鏈,在我們的實踐當中,其實就是更好地把SimpleChain這種類型的公鏈做得更為扎實,把上面的開發者平臺做得更好,能夠讓更多的垂直領域開發者加入進來,讓他們在擅長的領域用擅長的技術做中心化的迭代,讓這個東西在用戶面前根本感知不到區塊鏈的存在,我認為這才是整個商用落地最重要的點。
我們會主打數融平臺和保全網這兩個點,專注存證和數據交換,初次之外更多是開放給整個生態來完成,讓生態當中更多專注的企業、團體、組織去發現這當中需要加入怎樣的中心化的技術,去完成整個業務的構建和業務的效率的提升。
最后講一個Less is More的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數字貨幣的市值,比Amazon一家公司的市值還小,如果區塊鏈要取代金融體系和現有的資產體系,我覺得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或者相對來說是比較遠的目標。
more在哪里?我們看到在信息互聯網階段已經有這么多的企業成長到這個階段,它的市值如此之大,它是基于互聯網架構上,更多是應用上的創意、應用上的創新,包括結合其他技術的商業繁榮。
商用化的過程當中,完全有可能由于區塊鏈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應用的進一步探索、垂直領域的進一步深耕,能夠在未來幾年把區塊鏈商業價值在更多行業當中體現。
我們也很明顯可以感知到,傳統的信息互聯網的巨頭本身也在積極擁抱區塊鏈技術,把區塊鏈技術納入到下一步計劃。所以,這也是我們為之努力和奮斗的方向。
這就是我跟大家的分享,希望大家有任何問題也可以跟我們交流,謝謝大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