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約現在是區塊鏈中最為大家熟知的概念。但智能合約究竟是什么?很多人還是一知半解。智能合約就是一種儲存在區塊鏈中的計算機程序。區塊鏈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一種共享的會計分類賬簿,可以利用虛擬加密貨幣和計算機網絡來追蹤與記錄各種資產的狀態,同時有效保證
現金系統意味著所有交易均應該進入區塊,那么當塊容量不夠用時,則應該及時提高塊體積限制,對系統進行擴容。短時間可能發生交易入塊堵塞,但長期來看所有交易應該均可以入塊。人人都享有比特幣系統帶來的巨大便利和優勢。
比特幣區塊鏈是全球的、分布式的、有限容量的、代價昂貴的系統。每一筆交易的價值含量是不一樣的,當塊容量不夠用時,我們應該保障高價值的交易進塊。高價值的交易有意愿有能力支付足夠高的網絡手續費,從而獲得足夠高的優先級進塊。 隨著比特幣的繁榮,交易數量
EOS.IO軟件采用了目前為止唯一能夠符合上述性能要求的去中心化共識算法 — 委托權益證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 (DPOS).。根據這一算法,在使用EOS.IO軟件構建的區塊鏈上持有通證的人,可以通過一個持續進行的投票系統來選擇區塊生產者。任何人都可以選擇參加
基于消除信任的項目未能吸引客戶的興趣,因為信任實際上是非常寶貴的。一個無法無天、充滿猜疑的世界,只有利己主義是唯一的原則,偏執是唯一的安全來源,它不是天堂,而是中世紀的地獄。
近日火幣旗下自主交易平臺HADAX推出投票新規,將給予HT持有者免費參與社群決策的權利:在第三期投票上幣中,持有HT的用戶投票先支付HT(0.1HT=1票),投票結束后退還所投HT。
當區塊鏈技術開啟分布式記賬后,意味著人人都可以成為“記賬人”。每一種“代幣”,只要不是空氣幣或者傳銷幣,只要能夠記錄和傳遞人類文明,促進人類某個領域的進步,都可以成為一個價值共同體。
2017年的比特幣熱潮除了帶來了區塊鏈,還催生了Token這一熱詞。在牛津詞典中,Token排在最前列的解釋為“(用以啟動某些機器或用作支付方式的)代幣,專用輔幣”。國內早期也基本翻譯為“代幣”,并且在大部分使用中仍沿用了該翻譯。
通過區塊鏈技術,記錄交易的數據庫任何人都可以訪問,但由于巧妙的設計并輔以密碼學和共識機制,區塊鏈的數據記錄方式使得修改某一數據需要變更所有的后續數據記錄,難度極大。實踐證明,這樣一個數據庫可以確保市值達千億美金的比特幣
2017至2022年間,區塊鏈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42.8%。區塊鏈企業數量持續不斷增長。預計2022年全球區塊鏈市場規模將達到139.6億美元
Allcoin是一個全球數字貨幣交易平臺,總部位于加拿大溫哥華。Allcoin隸屬于Cascadia Consumer Electronics Corp.公司旗下,擁有行業領先的技術實力,致力于數字貨幣行業的發展,為廣大數字貨幣愛好者提供一個安全、自由的交易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