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到高盛、馬士基、微軟等業內巨頭紛紛試水區塊鏈領域,建立相應的試點項目。此外,我們發現政府、組織及機構同樣試圖開展此類項目。區塊鏈已然引起各界關注,并將逐步滲入到各行各業。
最近 BCH 分叉以后,我最關心的問題是去中心化的社區治理問題。前面兩位嘉賓講的非常贊,下面我將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
區塊鏈技術應用于移動電源,這是區塊鏈技術在實驗,在工業領域最有力的落地。這1億臺電動車,你不可能像現在一樣,每個雙十一都要等到晚上11點開始選產品,開始輸密碼,開始訂數量,開始支付,這個是不可能的。那么怎么辦?一定是智能化的
區塊鏈作為近年來大熱的技術詞匯頻頻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被不少人視作前景廣闊的顛覆性技術。當將這種具有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的技術用于國防建設將會產生怎樣的效應?又是否應在萬眾喧囂時冷靜審視其還具有哪些局限性?
EOS 從誕生之日起,就背負著人們對“區塊鏈 3.0”的期望。2018 年上半年,保持著 ICO 融資額之最(超 40 億美元)的 EOS 在經歷了瘋狂的超級節點競選、“史詩級”漏洞曝光、“中心化憲法”受質疑和多次進度推遲之后,終于在 6 月 15 日正式上線激活主網。
日本大型金融信息提供商Fisco于2017年8月發行了比特幣債券,雖然他們沒有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但該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發行這類與加密貨幣相關的債務融資工具的機構之一。
2019年1月6日,國內首個基于區塊鏈的石油銷售項目——國通油滴落地,這一項目的啟動標志著我國石油經銷開始由傳統模式向“區塊鏈+石油”金融創新轉變。區塊鏈技術使石油銷售服務信息上鏈存貯到商用區塊鏈操作系統EOS中,并根據通證經濟的理念
“雙鏈融合”是指充分利用區塊鏈兩個獨特優勢彌補供應鏈的兩個短板;利用供應鏈兩個長處解決區塊鏈的兩個痛點。區塊鏈兩個獨特優勢是“去信任化”和“去中介化”;供應鏈兩個長處則是具有非中心化的上下游組織差場景及上
區塊鏈具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利用區塊鏈技術,使得項目本身的商務模式和商業價值往前一步做了拓展。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做所謂的溯源、不可篡改等等,我們稱為Nice to have,它不是個必需品,但卻是個更好的方案,這樣更好的方
繼數字音樂、游戲、影視等版權問題后,圖片版權問題近來成為版權領域的熱門,與版權問題天然親近的區塊鏈免不了摻和一下,7月,百度就推出了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原創圖片服務平臺——圖騰。
臨港管委會經貿辦副主任李甲在會上發布了《加快臨港地區區塊鏈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行動方案》。該方案是臨港對于區塊鏈實驗港的規劃指導文件,也將作為未來出臺區塊鏈相關政策的參考標準。臨港區塊鏈的發展,與此前《臨港地區總體規劃
為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務,轉變金融發展方式,中國銀行業協會立足行業發展需求,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統籌建設了“中國貿易金融跨行交易區塊鏈平臺”(以下簡稱“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