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眾多投資者一夜之間賬面清零的背后,是“幣圈”的期貨合約交易。近年來,除了現貨交易,期貨合約交易逐步成為虛擬貨幣交易的重要衍生品。此類合約具有雙向交易、高杠桿等特征。從表面上看,此類合約可以對沖風險,但更多投資者
上周五,國務院金融委在會議中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受此影響,一場礦圈整頓正在上演:多個知名礦池及有關企業正在剝離國內相關業務。火幣礦池、萊比特礦池等知名礦池紛紛暫停向中國大陸境內提供礦機托管等相關服
此前的5月18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與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名公告,稱開展法定貨幣與虛擬貨幣兌換及虛擬貨幣之間的兌換業務、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虛擬貨幣、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信息中介和定價服務、代幣發
金融時報今日刊文稱,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在我國是非法的,對于普通人來說,投身“幣圈”,炒作沒有實際牢固根基的虛擬貨幣,具有巨大風險,極有可能血本無歸。因此,縱然人們在巨大利益面前很難保持完全理性,我們還是要提醒投資者:投身“幣圈”存在巨大風險,必須慎
據北京商報3月15日消息,復旦大學張江研究院教授、數字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文君表示,幣圈詐騙行為還是新瓶裝舊酒,實質沒有太多變化,大多是在詐騙形式上增加了套路。在她看來,大多傳銷詐騙的幣圈機構被打擊后,線下詐騙有所收斂,而網絡傳播比較多,老年消費者是
擁有最多可投資幣種的開放式交易平臺,讓投資者和交易者實現靈活多變的投資結構優化和組合;以智能鏈(BSC) 為代表的、助力節點、代幣持有者、開發者和用戶均能獲益的生態賦能價值,使得其運營模式的長期價值得以凸顯;以前兩者為核心所帶來海量高凈值用戶的強勁盈利能力
遠高于大多數傳統資產的回報率,讓比特幣再次成為熱議話題。近日,一則“比特幣在2020年底已經突破180000人民幣一枚,比特幣究竟是不是一場騙局?”的提問登上知乎熱榜,瀏覽量高達200多萬。
IBM資深架構師任力欣做了《Blockchain for Business - IBM面向產業的區塊鏈技術》主題演講。首先,任力欣介紹了一個IBM每年都會做的CXO、CRO和CEO的調研,問題是企業在未來幾年,對高科技和業務目標相結合方面,到底有哪些想法
據英國《金融時報》消息,與美國政府交鋒已久的Facebook,不得不在中央權威的強大壓力下妥協,放棄成為世界貨幣的野望,最終選擇成為延續美元霸權的工具,發行與美元1:1錨定的Libra穩定幣,并有望于明年1月份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