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比特幣的大幅漲跌和“區塊鏈”概念的爆火,許多打著“區塊鏈”旗號的傳銷詐騙也頻頻出現。“老套路”穿上區塊鏈的“新馬甲”,立刻化身“中國大媽”們追求“財務自由”的又一個“新捷徑”和一個個價值上億的“大坑”。專家建議,相關部門建立聯合監管和聯動
金融法律規范對金融新業態如互聯網金融等規制相對滯后。姜淑珍舉例,如近期出現諸如“華強幣”、“五行幣”等以虛擬貨幣為噱頭的違法犯罪活動,央行等七部委于2017年9月4日聯合發布了《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及時提醒公眾警惕代幣發行
據央廣網北京今日報道,近年來,各種以“普洱幣”“大唐幣”“五行幣”等虛擬貨幣為名的騙局不斷變換形式,達到上百種,其中比較大的項目被騙者達到幾十萬人,涉案金額上百億元。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網絡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武長海介紹,判斷是否為傳銷可以看三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