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約程序不只是一個可以自動執行的計算機程序:它自己就是一個系統參與者。它對接收到的信息進行回應,它可以接收和儲存價值,也可以向外發送信息和價值。這個程序就像一個可以被信任的人,可以臨時保管資產,總是按照事先的規則執行操作。智能合約模型:一段代碼(
在傳統的借貸市場里,我們想要找銀行借一筆貸款,需要一定的實體資產作為抵押,然后銀行會對資產進行估值,審核,最后才能發放貸款。而在DeFi的世界里,借貸的流程也是一樣,只不過把銀行的角色給去掉,改為由代碼寫好的智能合約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愈演愈烈,很多人開始在以太坊(Ethereum)的“智能合約語言”上做文章。其中一部分是搞 PL 的人,他們試圖對 Solidity 之類語言寫的智能合約進行形式驗證,號稱要用嚴密的數理邏輯方法,自動的驗證智能合約的正確性。其中一種方法是用“深度學習”,經
真正智能合約遲遲沒有實現,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缺乏能夠支持可編程合約的數字系統和技術。近些年區塊鏈技術的出現解決了該問題,不僅可以支持可編程合約,而且具有去中心化、不可篡改、過程透明可追蹤等優點,天然適合于智能合約。基于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包括事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