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百慕大總理David Burt在2018共識會議上表示,許多國家都在談論加密技術,但百慕大是唯一一個真正實現利用加密技術的國家。百慕大6個月以來引入許多區塊鏈項目,并制定了相關的法律。
在這場席卷全球的區塊鏈技術、數字資產變革中,除全面了解中國政府的立場外,我們仍需掌握其他國家在新興領域的態度和布局。新加坡、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地在內的十八個國家及地區相繼出臺政策或監管策略,可以看到,無論國別、發展水平,在這場或有變革來臨之前,
美國基金管理公司Federated Investors的一位高管表示,對于美國大銀行來說,購買比特幣是第一步,區塊鏈技術接下來將推動第四次工業革命。如果區塊鏈網絡和初創公司能成功地取代后勤部門及相關人力,并消除供應鏈所運營涉及的費用,那么區塊鏈技術將引領下一場工業革命
比特幣實際上是一種防范措施。這種加密貨幣緊隨大蕭條的腳步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后,很快便成為抵制傳統金融體系中不平等及貪污腐敗現象的生力軍,因此廣受追捧。
日前,日本互聯網巨頭GMO旗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已在其借貸項目中增加對四種加密貨幣的支持,允許客戶將自己的比特幣現金(BCH)、以太幣(ETH)、萊特幣(LTC)和瑞波幣(XRP)借貸
摩根士丹利最新發布一份報告,該報告分析了未來央行應用數字貨幣的可能。摩根士丹利認為,中央銀行可以使用加密貨幣,可以大幅降低利率,減輕金融危機的影響。由策略師Sheena Shah領導的摩根士丹利團隊認為,在理論上,數字貨幣可以允許負利率在所有經濟體中流通。 但很
2017年,與區塊鏈公司有關的風險投資活動——股權融資,而非ICO——達到了最高點:230多宗交易,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分別來自于141家風投公司、119家企業和它們的風險投資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