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信息實行定期查驗,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規定時間內登錄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提供相關信息。
放眼海外,幾乎所有國家都對區塊鏈技術來者不拒,著眼于科技創新已經成為了所有國家的共識。未來,越來越多的國家將投身于區塊鏈技術本身的發展,并會從政策層面進行更多的支持,像愛沙尼亞這種全民區塊鏈的國家也會越來越多。
區塊鏈作為一種計算機、大數據以及互聯網領域的科學技術,是靜態的客觀存在,其自身并不會給社會帶來任何危害,只有該技術被應用到具體的場景中,才可能會涉及社會利益或者公共利益。
2017年11月,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理事長元道先生和CSDN副總裁孟巖先生提出,將Token翻譯為“通證”。元道先生這樣解釋:所謂通證,就是可流通的加密數字的權益證明。
2018年,區塊鏈技術的落地應用已經火熱朝天,其中金融領域尤為熱鬧。諸如BAT等大型互聯網主體,早就悄然布局區塊鏈并在近一年來推出各大應用,區塊鏈電子發票、存證、稅單等,獲得政府和市場認可。
據搜狐消息,近日,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區塊鏈產業融合研究院院長鄭玉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不論從國務院的十三五規劃,還是央行以及各地政府的動作來看,政府的態度非常明確,他們對于區塊鏈技術是非常支持的。上海的步伐不算快,像杭州、南京、青島、湖南這些地方都是
區塊鏈的降溫或許要比今年的冬天來得更早一些。隨著資本的退潮,這個曾經被人們不斷追捧的,試圖顛覆互聯網體系的全新事物最終還是落到了一個需要變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