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區塊鏈的時代,首先大家碰到的一個問題,就是當電腦開始變得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要形成一個網,就是一個分布式的計算機系統。比如說我們要有一個共同的數據庫,然而到底誰有權來修改這個數據庫?修改順序是什么?
區塊鏈的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數據庫。它使用密碼學的相關方法產生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絡交易的所有信息,因此可以用來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和生成下一個區塊。區塊鏈格式首先被應用于比特幣。2008年10月,在中本聰的論文中,“區塊”和“鏈”
區塊鏈正如其名,按照時間順序將一個個區塊以鏈式結構連接,構成一個分布式的共享賬本。開發出一個新的區塊就是一筆新的記賬。在這個賬本中,由共識算法決定出記賬者,由P2P網絡保證賬本內容共享,由密碼學簽名和哈希算法保證區塊中的交易不可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