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發展至今,公鏈野蠻生長的同時,聯盟鏈和私有鏈也瘋狂涌現。然而,鏈與鏈之間高度異構化,作為一個孤立的價值體系存在,鏈與鏈之間互聯操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跨鏈就是將同構或異構的區塊鏈系統連接起來,實現資產、數據互操作
今日, TokenInsight發布交易所行業2018年度報告,通過統計2018年超過400家交易所的年度數據,從宏觀層面描繪了全球交易所行業的現狀,并對交易所行業的發展狀態進行了分析:1、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數量大增,但交易量不足中心化交易所的2%。2、絕大多數交易所選擇亞洲和歐
在中心化交易所,用戶資產的由中心化交易所掌控。用戶需要將自己的資產充值到交易所的錢包。中心化交易所的資產托管功能,就像銀行一樣,用戶把錢存在銀行,銀行給用戶一個賬號
從金融發展歷史來看,托管清算技術的每一次發展都是在危機中誕生的。比如今的熊市環境,也對面向數字資產的托管清算技術提升帶來巨大需求,也是解決共識和信任的關鍵技術。BHEX依托的底層Bluehelix去中心化托管清算技術致力于解決這些問題
自2009年比特幣面世以來,短短幾年間,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獲得了飛速發展。據Coinmarketcap網站2018年10月份數據顯示,數字貨幣種類超過2000種,總市值超過2100億美金
去中心化交易協議擴展了全球的訂單簿,不僅可以通過去中心化交易所,還可以通過P2P中繼網絡、甚至是文本信息實現訂單匹配。下文作者藍狐筆記,來源鏈得得內容開放平臺計劃“得得號”。
去中心化交易所面臨的幾大挑戰:第一,用戶體驗不佳,因為技術仍很稚嫩;第二,去中心化交易所與其背后的區塊鏈技術一樣面臨擴容難題;第三,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原因,作為排在中心化交易所后面的 “第二軍團”,去中心化交易所難以達到關鍵的臨界質量
現在區塊鏈行業可謂進入“深秋”。最近筆者參加一些區塊鏈行業相關活動,譬如鏈改、地方區塊產業基金發布會、區塊鏈項目投資對接會等,現場情形也莫不是“涼涼”的氛圍。盡管這一方面是因為區塊鏈技術發展不成熟,項目無法實際落地應用;另一方面,國內區塊鏈行業監管態
中心化交易所記賬式交易、流程不透明、系統有漏洞,還存在各種隱患和風險,而且有違區塊鏈去中心化的理念。大家其實都一直看好去中心化交易所,因為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意義就在于,用戶掌握自己的資產,所有的交易都在區塊鏈上進行,所有的交易記錄都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