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其實應該客觀公正,能夠有一定的揭示項目本身價值能力,也就是說他一定要具備專業的研究體系。我們是做研究員出身的,一個好的上市公司一定要在產生價值的前端發現,并且在財務、產業、市占率等多個
因為區塊之爭,2017年8月1日,比特現金從比特幣分裂出來;因為區塊之爭,2018年11月15日,比特現金有可能再次分裂。那么,區塊對于比特幣意味著什么?比特現金圍繞區塊這次有何爭論?
進入2018年,各類投資基金一直被“錢荒”籠罩。惟有區塊鏈領域熱度不減,雖然被政府宣布為非法,但ICOs(Initial Coin Offerings,首次代幣發行)作為一種新型融資形式大行其道,圈內的認同度和規模甚至超越了傳統的股權投資模式
今天很多人把區塊鏈說是新的技術,有人把他說是新一代的互聯網,也有人稱之為一個貨幣的數字化或者資產的數字化。我認為,區塊鏈是一種生產力發展到某個階段的表現。它現在面臨的是要顛覆整個社會關系和社會的組織形式。
中心化的通證機制,固然可以提供前期推動的動力和責任,但后期必須轉型為一個利益共享的生態機制。換句話說,BAT這類巨頭如果真的進行通證化轉型之后,即使名稱不改,但利益結構,運作模式必須做重大改變。
隨著加密貨幣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投資者開始關注一些更加與眾不同的投資方式。首次代幣發行市場(ICO)提供了這一點,盡管相比與傳統的首次公開發行(ipo),ICO包含了更多的風險。
在韓國,由國家統計局、國家科學技術部、國家信息通信部等三大部委牽頭,計劃在7月底之前完成一項新的區塊鏈產業分類計劃草案。這個框架涵蓋領域包括:區塊鏈基礎系統建設、分布式應用(Dapps)發展,以及加密貨幣的交換和交易。
多年來,韓國與加密貨幣產業的關系一直起伏不定。2017年9月,首次代幣發行(ICOs)被全面禁止,今年1月又有傳言稱,加密貨幣將全部被禁止。與中國一樣,ICOs被全面禁止目的是阻止在這個領域流行的明顯的欺詐行為。韓國還專注于數字貨幣的匿名性質,禁止匿名交易
本周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和BTC市值總體呈現震蕩攀升的格局,創出6月24日以來新高。與此同時,7月3日以來,成交量出現持續下滑,表明目前而言,場外增量資金入場規模仍然非常有限,以場內存量資金博弈為主。未來加密貨幣市場能否繼續回升,關鍵要看成交量能否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