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政府于2017年9月4日明確叫停ICO,并隨之叫停人民幣與數字幣的交易。但在國外熱潮帶動下,國內數字幣、區塊鏈的熱潮再次掀起,且逾發狂熱。有人驚呼“幣圈一天、人間一年”,甚至是“區塊鏈一天,互聯網十年”。各種冠以“區塊鏈”字樣的公司如雨后春
區塊鏈技術應用聯盟由上海金融信息行業協會牽頭,萬向區塊鏈實驗室、東軟集團擔任主任單位,世紀互聯、微軟中國、同濟大學大數據與網絡安全中心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研究機構共同參與。
隨著數字貨幣的誕生,讓區塊鏈得到了各行各業的廣泛關注。而正是因為數字貨幣的誕生,區塊鏈技術首先運用在了支付系統上。區塊鏈的核心創新在于它通過分布式技術,用一套共識機制的數學算法,提供了去中心化的信用體制。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最大的在線編程課程網站Codecademy和Skillshare的創始人Ryan Bubinski和Michael Karnjanaprakorn已加入IOST,并成為旗下顧問,作為美國領先的在線教育平臺代表,與IOST一起打造教育區塊鏈價值體系。
區塊鏈可以被視為一個表格,每個單元格可以包含一個值或一個方程。每個等式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智能合約,它有能力閱讀其他單元和更新自身。傳統的電子表格和區塊鏈電子表格之間的唯一區別是后者在單元級別的權限管理
2018年,“區塊鏈”一躍成為時代話題新寵,關注度不斷升溫。日本作為一個與區塊鏈結緣較早的國家,其國內各大互聯網公司與金融機構也在積極進行數字貨幣研究,加速探索區塊鏈行業的發展。
自區塊鏈在國內掀起熱潮以來,整個行業都在不斷地探索各類落地場景,真可謂區塊鏈如此多嬌,引得無數創業者競折腰。那么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這個賽道的優勢何在?傳統的模式存在哪些痛點?區塊鏈能夠創造出哪些新的商業模式來解決這些難題?區塊鏈創業公司們又當如何切入這個領域?
數字貨幣掀起陣陣風浪,從比特幣到遍地花開的ICO,幣圈亂象叢生,而作為數字貨幣底層技術-區塊鏈,反而成為人們眼中最神圣的產物,數字貨幣的成功范例,引燃了整個貨幣市場,同時也引燃了更多的探索者對區塊鏈更廣闊市場的探究熱情。
區塊鏈目前的殺手級應用只有二個半,一個比特幣的數字貨幣,一個是以太坊的眾籌,還有半個是明顯受制于天花板的加密貓游戲。區塊鏈要走向主流人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眾籌,到今天來說,雖然曝光很多,但實際的參與人群規模跟其他主流應用相比,差距很遠。
2017年股市整體漲幅有限并未阻礙白酒板塊的市值復蘇,19家白酒上市公司在過去1年總市值翻了近一倍。與此同時,整個板塊還存在很多市值不穩定因素,稍有疏忽對上市公司市值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從2017年底,越來越多因為碰巧持有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等數字貨幣,一時間財富暴增的個案故事在民間(滲透到6線城市)流傳,帶動大量民間資本和“大媽”們去普及基礎金融及法律常識,探索背后的商業邏輯。
區塊鏈憑借顛覆性的概念火爆各大領域,吸引公司紛紛入場。據記者整理,中國區塊鏈方向公開專利的數量從2014年2件增加到2017年前7個月的428件,無論是數量還是增速,都超過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