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區塊鏈”一躍成為時代話題新寵,關注度不斷升溫。日本作為一個與區塊鏈結緣較早的國家,其國內各大互聯網公司與金融機構也在積極進行數字貨幣研究,加速探索區塊鏈行業的發展。
自區塊鏈在國內掀起熱潮以來,整個行業都在不斷地探索各類落地場景,真可謂區塊鏈如此多嬌,引得無數創業者競折腰。那么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這個賽道的優勢何在?傳統的模式存在哪些痛點?區塊鏈能夠創造出哪些新的商業模式來解決這些難題?區塊鏈創業公司們又當如何切入這個領域?
數字貨幣掀起陣陣風浪,從比特幣到遍地花開的ICO,幣圈亂象叢生,而作為數字貨幣底層技術-區塊鏈,反而成為人們眼中最神圣的產物,數字貨幣的成功范例,引燃了整個貨幣市場,同時也引燃了更多的探索者對區塊鏈更廣闊市場的探究熱情。
區塊鏈目前的殺手級應用只有二個半,一個比特幣的數字貨幣,一個是以太坊的眾籌,還有半個是明顯受制于天花板的加密貓游戲。區塊鏈要走向主流人群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是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眾籌,到今天來說,雖然曝光很多,但實際的參與人群規模跟其他主流應用相比,差距很遠。
2017年股市整體漲幅有限并未阻礙白酒板塊的市值復蘇,19家白酒上市公司在過去1年總市值翻了近一倍。與此同時,整個板塊還存在很多市值不穩定因素,稍有疏忽對上市公司市值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從2017年底,越來越多因為碰巧持有比特幣、以太幣、萊特幣等數字貨幣,一時間財富暴增的個案故事在民間(滲透到6線城市)流傳,帶動大量民間資本和“大媽”們去普及基礎金融及法律常識,探索背后的商業邏輯。
區塊鏈憑借顛覆性的概念火爆各大領域,吸引公司紛紛入場。據記者整理,中國區塊鏈方向公開專利的數量從2014年2件增加到2017年前7個月的428件,無論是數量還是增速,都超過美國
ICO是一種金融創新,透明加密可流通的標準代幣通證ERC-20幫助它繁榮了起來,ICO本身和區塊鏈技術并沒有關系,ICO只是區塊鏈世界進化過程中募資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區塊鏈進化的終極目的。
3月21日,深圳市經濟貿易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文件,文件決定組織實施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信息安全專項2018年扶持計劃。計劃內容是:以現金方式無償資助企業,單個項目資助金額不超過200萬元,市經貿信息委對符合條件、建設完
不可否認,區塊鏈已經成為繼大數據、人工智能后的一項熱門話題,尤其在中國,投資圈、創業圈、金融科技圈等不同行業領域都出現了較大范圍的討論,圍繞去中心化、分布式計算、數字貨幣等方面的技術和知識受到了引人矚目的關注
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平臺開發所謂的區塊鏈項目,推出首次代幣發行融資。去年9月,七部委發布通告稱,國內通過發行代幣形式包括首次代幣發行進行融資的活動大量涌現,投機炒作盛行,涉嫌從事非法金融活動,嚴重擾亂了經濟金融秩序
近日,原興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袁煜明正式加盟火幣中國,擔任區塊鏈研究院院長,負責區塊鏈行業研究與規范制度。公開資料顯示,加入火幣前,袁煜明為興業證券研究所副所長,計算機互聯網行業首席分析師。在昨日的“2018第二屆粵港澳大灣區區塊鏈未來技術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