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運會積極踐行“綠色、智慧、活力、共享”的辦賽理念和“綠色、節儉、必須”的辦賽原則,以實現賽事碳中和目標為引領,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到大運會籌辦、舉辦和賽后全過程。在積極推進低碳能源廣泛應用方面,大運會期間將因地制宜地使用可再生能源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162家,每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約45億噸,是全球覆蓋溫室氣體排放量規模最大的碳市場,至2021年底,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順利收官,履約完成率99.5%
要堅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優化完善調控方式,加強碳排放雙控基礎能力建設,健全碳排放雙控各項配套制度,為建立和實施碳排放雙控制度積極創造條件。要一以貫之堅持節約優先方針,更高水平、更高質量地做好節能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把綠色低碳和節能減排擺在突出位置,建立并實施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有力促進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和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從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要堅持先立后破,完善能耗雙控制度,優化完善調控方式
碳足跡認證技術(北京)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碳足跡認證是一種測量企業在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方法,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氟氣等,用以量化企業對氣候變化的貢獻。通常,這些排放量以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來計算
2023 年 7 月 16 日將是中國電力行業正式被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ETS)之中并為其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支付成本的兩周年。這一日期象征著中國碳排放權交易體系建設從地區試點探索、溫室氣體排放核查和配額分配規則調整的又一里程碑
2023年7月7日,生態環境部就《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公開征求意見,曾因交易量小、項目不規范而暫停備案的CCER項目有望于2023年內重啟。全國碳市場擴容有效提振CCER需求,方法學修訂提高供給端項目環保質量
綠色債券第三方認證是具有環境方面專長的外部機構對綠色債券進行項目甄別、認證與發行人的發行框架和綠色資質提供核查、評估、認證服務的一種制度設計,通過為綠色債券的“綠色性”背書,可以增強綠色債券信息的透明度與公信力,從而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是綠色債券市場蓬勃發展的重要保障。
綠色債券評估認證是指評估認證機構對債券是否符合綠色債券的相關要求,實施評估、審查或認證程序,發表評估、審查或認證結論,并出具報告的過程和行為。與普通債券相比,綠色債券鼓勵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募集資金用途是否為綠色進行評估認證
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是通過市場機制推動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政策手段,有利于鼓勵更廣泛的行業、企業參與溫室氣體減排行動,支持可再生能源、林業碳匯、甲烷減排、節能增效等對減碳增匯有重要貢獻的項目發展
云南省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揭牌成立,標志著云南省雙碳工作進入標準化專業化發展的新階段。雙碳標委會由云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成立,秘書處設在昆明理工大學。雙碳標委會的成立,將推進云南省資源高效利用、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和產業結構深度調整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在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我們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