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企業名單發布意味著
區塊鏈技術邁出規范化的第一步,此舉有利于推動區塊鏈行業的良性發展,能夠使得區塊鏈市場走得更長遠。區塊鏈是一個熱詞、新技術,各行業巨頭反應最為迅速,說明其背后的商業利益巨大,搶先進入能夠獲得更大的投資機會。
2、 世界經濟論壇區塊鏈主管:CBDC將是價格穩定性最可靠的數字通證形式
據CryptoInsider報道,世界經濟論壇的區塊鏈和DLT項目主管Ashley Lannquist指出,(在分布式賬本網絡上運營的)加密通證和數字通證是一個突破,使人們能夠以數字方式轉移資金,非常迅速和經濟,無需通過第三方操作、信任或共享私人信息,這在DLT之前是不可能的。Lanniquist表示,目前看到的穩定通證形式都存在重大漏洞,因此央行數字通證(CBDC)如果獲得發行,可能是價格穩定性方面最可靠的基于區塊鏈的數字通證形式。
3、國家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征求意見稿》:淘汰類產業包含虛擬貨幣“挖礦”
4月8日,國家發改委對《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進行了修訂,形成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在第三大類——淘汰類產業中的子分類“其他”項包含(非:第二大類——限制類產業):虛擬貨幣“挖礦”活動(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生產過程)。而指導目錄在鼓勵類“信息產業”中增加“大數據、云計算、信息技術服務及國家允許范圍內的區塊鏈信息服務”一項。
4、央行副行長范一飛:央行正積極研究制定區塊鏈等標準規范
4月11日,人民日報刊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范一飛文章《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
金融標準化建設》。文章稱,目前,人民銀行正積極研究制定大數據、區塊鏈、開放銀行等標準規范,進一步引導金融科技健康有序發展。
5、 IMF和世界銀行推出私有區塊鏈和準加密通證
據金融時報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推出了一種名為“Learning Coin”的私有區塊鏈和準加密通證,以更好地了解該新興技術。據悉,Learning Coin將無法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外使用,并且沒有任何貨幣價值。世界銀行和IMF的工作人員將可通過完成某些教育項目“賺取”Learning Coin。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加密資產和分布式賬本技術正在迅速發展,圍繞其的信息量(包括中立和既定的)也是如此。這迫使中央銀行、監管機構和金融機構認識到,立法者、政策制定者、經濟學家和該技術之間日益擴大的知識差距。該項目將開始彌合這一差距,并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工作人員中形成強大的技術知識基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