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認為,新事物的成長不是直線上升、一帆風順的,而是要經歷一個艱難曲折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是必定要受到根深蒂固的舊事物的頑強阻撓的。
區塊鏈作為一個方興未艾的新技術在2018年就飽受質疑,一度處于風口浪尖之上,更何況是與人們息息相關的教育相結合,這就倍顯艱辛。
不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與市場監督的缺乏
根據首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編號的內容來看,我國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主要分布在
金融領域,在教育領域的分布在197個項目中僅有3個,占比不到2%,由此可見我國區塊鏈在教育領域的實踐經驗還很少,在推廣上會存在較大的阻力。這主要體現在:
一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屬性與傳統教育管理機構的中心化屬性相悖。由于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保護,傳統教育管理機構會因其較大的損害了它的利益而極度排斥,從而導致相關部門對區塊鏈+教育應用的大規模推廣持謹慎態度。
例如,個體學信大數據平臺就會嚴重侵害學信網的利益。需知,目前國內在學歷認證等方面只有學信網一家平臺,稱之“壟斷”也不為過。隨著區塊鏈的個體學信大數據平臺的落地,學信網以其龐大的體系就會極力打壓。
二是區塊鏈數據的所有權、使用權與利益分配難以平衡。同樣由于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屬性,區塊鏈數據是不屬于某一個中心的,而是屬于數據的產生者,即教師、學生和教育管理部門。因此,區塊鏈數據的運用就難以透明化、合理化,市場監督的缺乏會嚴重妨害數據的合理運用、有效利用、合法使用。
系統網絡容量小,師生數據隱私存泄露風險
隨著區塊鏈的廣泛應用,在我國數千萬乃至上億的學生、教師數據需要被及時存儲,但受限于技術,這些數據將難以被完全記錄,甚至還存在泄露的風險。另一方面,在數據的傳播效率與數據及時提區方面也會遇到困難。
例如為了解決數據孤島困境的而建的開放式教育資源生態,這個生態每時每刻都需要記錄成千上萬個課件、文章、學術等教育資源,一旦數據存儲發生問題就會導致大量的教育資源數據被泄露,而且是匿名性泄露,這就意味著所有的教育資源都會是無主之物,其后果不堪設想。同時,在及時提取下載方面也會存在較大問題。
技術+管理的組合拳:短期的替代效應和長期的奇點時刻
區塊鏈作為新事物道路雖然是曲折的,但是前途仍然是光明的,面對現階段或者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問題,我們不可急于求成。需知,區塊鏈+教育的應用模式這是一個螺旋式的上升與波浪式前進的過程。在互聯網江湖團隊看來,面對區塊鏈+教育應用難題完全可以采取技術+管理這樣一個組合拳來破解。
短期內的技術+管理替代
在經濟學中,實際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某種商品價格變化對其需求量的影響叫做替代效應。運用到區塊鏈+教育的應用中就可以推演為:區塊鏈+教育的實際應用效果不變,區塊鏈技術的不成熟,可以用已有技術和政策管理來代替。
針對法律法規的不完善,我國可以依托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
聯盟等組織,聯合教育領域專家,從區塊鏈國際標準化制定中借鑒先進經驗,深入研究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推廣應用的熱點、難點問題,制定區塊鏈技術再教育領域的應用標準和規則。這樣就可以最快速的解決法律法規不完善的問題,目前看來,我們正在積極實施這一計劃。
針對因利益分配不均而引發的問題我國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利益分配方案,妥善處理好傳統教育管理機構和運營平臺之間的利益分配,使區塊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推廣應用得到各部門認可,減少推廣運行阻力。
針對數據存儲容量小和隱私泄露的問題可以與其他存儲和加密技術優勢互補形成協同效應。具體有對教師、學生以及教育管理部門產生數據信息進行權限管理,利用非對稱加密對各類數據進行加密處理;還可以利用亦有的云存儲技術和5G技術實現容量擴展。
此外,還能夠采用算法技術與現實約束向結合的方式,在提高系統算法水平的同時通過法律保障、部門監管或者信用抵押等方式進行聯合管控。
長期內期待奇點時刻的到來
奇點大學的創始人庫茲韋爾曾經說過:“奇點是指在一項技術在成熟之前,都在緩慢潛伏發展,一旦技術水平,市場環境成熟,發展速度將變成一條指數級增長上揚的曲線,而這個轉折就是奇點時刻。”
奇點時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沒有現階段的循序漸進、腳踏實地就不可能有后未來的奇點時刻到來。因此,區塊鏈+教育的應用推廣雖會遇到阻礙,但還需要鍥而不舍的繼續落實執行。其中,宣傳推廣是必不可少的手段,這在培養民眾心智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目前教育行業正迎來智慧化升級:技術上,互聯網、AI、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的新技術正逐步落地教育行業;在場景上,教育和科技正進一步深度融合。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