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的基于法幣的支付流程
當一個用戶向商家進行支付是,它可能采用現金或電子化的支付方式。這兩種方式在清算和結算方面的機制是不一樣的。當用戶采用現金支付時,商家收到現金,商家馬上就持有這個貨幣。這樣的支付流程被稱為貨款兩清的模式(英文是delivery vs payment, DVP)。這也就是俗話所說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當用戶采用電子化支付時,可能是采用銀行現金卡進行支付,可能是第三方支付工具如微信支付或Square,也可能是信用卡。
當用戶采用銀行現金卡進行支付時。其被后的流程實際上是用戶的銀行向商家的銀行轉賬。但兩家銀行并不是直連的,而是通過一個銀行之間的清算機構。這個中心化的銀行間的清算機構保證各個銀行之間的清算正確順利完成。所以在用戶支付商家的這個流程中,提供服務的機構包括雙方各自的銀行以及銀行之間的清算機構。相應地,這些機構也收取服務費用。只不過這些服務費用通常比較小,不為人們所在意。
用戶采用信用卡進行支付時,本質上是一個賒欠過程,或者說是一個短期的信貸過程。信用卡公司不會向用戶收費,但通常會向商家收取3%左右的費用。這樣高的費用對利潤率非常薄的零售小商家來說,就是非常高的成本。這樣的支付方式背后的流程實際上是涉及4家機構,信用卡公司,客戶的開戶銀行,商家的開戶銀行和銀行之間的清算機構。當用戶采用信用卡進行支付時,系統實際上只是記下了這筆交易,不涉及資金的實際轉賬。只是在機構之間的定期的清算時,才真正完成資金的劃轉。
二、未來的支付體系
我認為未來的數字資產世界竟是一個數字
金融網絡生態(見我的文章統一的交易所和銀行生態)。在這個生態中,社會中的各種資產和權益都會以security
token的方式映射到這個生態中。生態中的穩定幣一定是基于生態中的字數字資產抵押發行的。這個穩定幣就是這個生態中的交易媒介。
當用戶進行支付時,穩定幣是在交易用戶之間直接進行轉賬,也就是DVP模式。由于在這個生態中,用戶的數字資產和穩定幣都直接保管在用戶自己在鏈上的錢包中,而不是托管在像銀行這樣的機構,所以不需要銀行和銀行之間的合作來完成這個支付流程。交易雙方的成本因此大幅下降。
在
比特幣和
以太坊這樣的加密數字貨幣出現之后,就開始有創業項目利用這些加密數字貨幣在零售行業進行支付。在北美和亞洲都有這樣的創業項目。這樣支付的流程通常是客戶用自己數字錢包中比特幣在商家支付給商家設置的POS機。當POS機服務商收到比特幣之后,或是轉入商家的比特幣接收地址,或是馬上在公開市場將比特幣轉為商家所接受的法幣,然后轉移到商家的銀行賬戶。估計Bakkt也會是采用這樣的流程。但這種解決方案的弊端在于,由于在業務流程方面依然需要第三方支付公司提供服務,所以不可避免的存在著中間成本。
四、基于加密數字貨幣進行支付的下一個流程
我認為,在從法幣支付轉向數字貨幣支付的流程發展過程中,下一步的解決方案一定是采用基于法幣的穩定幣,在
區塊鏈支持的系統上進行流通;而且它會首先應用于跨境購物的應用場景。
1. 支付媒介
目前的采用可變價值的加密數字貨幣進行支付的方式,效率低,成本高。這就像中國的大媽在海外購物時,一個勁兒地用人民幣進行支付一樣。商家需要按照市場價格馬上將人民幣轉換為當地的法幣。外匯價格的不確定性和中間的轉換服務都會增加交易成本。另外,這些加密數字資產體量小、波動性大、持有者數量少、使用成本高、并且主要的使用場景不是支付。由于這些原因,這種支付方式的可行性非常小,
第二種支付媒介的選擇是基于法幣產生的數字穩定幣。只要這些穩定幣的生成機制有保證,這樣的穩定幣實際上是非常適合于支付場景的。目前以這種方式產生的穩定幣包括USDC、TUSD和GUSD等等。這樣的穩定幣潛在數量巨大、具有穩定性、價值與法幣掛鉤和市場容易接受,所以這樣的數字穩定幣非常適合于用于支付場景。
第三種支付媒介的選擇是基于分布式方式產生的真正的數字穩定幣。這樣的數字穩定幣一定是將來會產生的,會同基于政府信用產生的法幣穩定幣共存(見我的文章從貨幣理論預測穩定幣的發展方向)。此類數字穩定幣的代表是MakerDAO。但這類穩定幣目前實際上只是在實驗階段,無法滿足實際中的支付需求。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下一個階段,最適合于應用于支付場景的數字貨幣是基于法幣產生的數字穩定幣。
2. 技術基礎設施
即便是應用加密數字貨幣進行支付,支持這個支付流程的技術系統可能是分布式記賬系統,也有可能是中心化的記賬系統。在目前,我相信所有的提供加密數字貨幣進行支付的公司都是采用中心化的系統。即使目前像星巴克和Facebook這樣的大公司,它們的加密數字貨幣支付系統很有可能也還是中心化的系統。這樣的方式實際上是現在的加密數字交易貨幣交易所采用的方式。但是,正如現在的加密數字資產交易所的系統一定會轉向分布式一樣,支付場景中的底層系統也一定會轉向以分布式記賬系統為主。去中心化的系統能提供具有更大價值的話和更長久的底層技術基礎,因為它能完全繞開銀行的清算體系,因此能創造更大的價值。
目前基于法幣發行的穩定幣通常都是采用ERC20標準。所以當一個服務商提供這方面的支付服務時,其底層的區塊鏈基礎設施只要支持這個標準就可以。建設這樣的一個區塊鏈底層基礎應該不需要太大的成本。
3. 最佳的率先應用場景
基于穩定幣的支付一定不能首先在一個國家范圍內的零售行業中開始,因為這個領域是現有的支付業務支持最強的地方。用戶和商家的使用習慣,以及這種新的支付方案能產生的收益都決定了這樣的場景并不是最適合的率先應用場景。
最佳的率先應用場景一定是跨境購物。在目前的這個支付場景中,外匯的兌換和信用卡的成本都給交易雙方產生不小的成本。這實際上是現代經濟生活中的一個痛點。如果一個服務商能夠采用穩定幣在區塊鏈網絡的基礎上支持用戶和商家的交易,這樣流程的成本應該比現有的成本要低很多。這對服務商來說是一個可行的商業模式。
對于服務商來說,這樣的一個解決方案不僅能提供短期盈利的商業業務機會,而且具有更長遠的商業價值。因為在這個過程中,用戶在這個鏈上建立起了自己的身份,存儲了自己的數字資產,并同自己的銀行賬戶相關聯,所以用戶實際上是建立起了一個從法幣轉向數字貨幣的橋梁。有了這樣的基礎,更多的基于加密數字資產的金融業務就可以開始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