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只能做分散場景,當渠道分散之后,場景分散之后,你不需要簽大唱片公司,所以未來大唱片公司可能會消解掉。
區塊鏈可以做到在非常分散的情況下,不由中心化來確權,而由分散的節點在區塊鏈上來確權和分發,在未來當你做內容運營商的時候,是很需要這個技術支撐的。
內容運營商能分發內容到比如說1000個不同的場景去,你們需要的話就把內容都上傳過來,但是,是不是你寫的,有沒有人證明,作品播放一次給你分多少錢,怎么在不同的場景下授予你不同的權力等等,全部由智能合約去完成。
如果在分散的情況下,如果人工簽合約,那么公司要雇一萬人,所以區塊鏈是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去推動to B的那一塊。
除了減少工作量,智能合約帶來的更大的好處是透明,也就是說比如你的歌曲被播放了5萬次,那么你就能收到5萬次的費用,而不是內容運營商告訴你的那個播放次數。
作為內容提供者,面向的將不再是某個壟斷的中心化運營商,而是無數個分散的面向場景的智能合約,由分散的運營商提供,這將讓內容提供者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和自主權,獲得更公平的地位和更好的回報。
to C這一塊也是我覺得到今天為止
區塊鏈技術最打動我的地方,當然區塊鏈還不能干很多事,但是干的最多的事就是交換。
區塊鏈的另一個功能叫碎片化,打成多散它都能交換,這一功能是非常有用的。為什么?
文娛產業有一個金字塔——實際上只有20%的粉絲能花錢,我們管這叫強價值,過去的移動互聯網粗淺的中心數據就可以處理(強價值)的問題,但是那些弱價值在中心化平臺的下只能以非常粗淺的方式去做,比如CPM(千次展示成本)的方式。
但是區塊鏈可以做到把非常弱的價值衡量出來,因為
token就是整個區塊鏈下價值交換的一個介質,可以細分到無數個細小領域,比如你39個粉絲,他42個粉絲,你可能獲得0.39個Token,他獲得的是0.42個,那么這個東西是能夠交換的,能夠交換一張票,或者一個票補。
其實,這是很多人談及區塊鏈或
比特幣時忽略的東西,但在這一塊是有需求的,可能小眾,但卻是
數字貨幣能發揮作用的地方。
傳統的中心化平臺真的無法判斷并支付弱價值嗎?并不是。每一個粉絲、每一次點擊都是可以統計的,能統計就能計算。弱價值支付的關鍵點不在于能不能支付,而在于需不需要支付、愿不愿意支付、有沒有動力去支付。
當一個中心化平臺處于擴張勢力的階段時,它愿意為任何一個微小的弱價值付費,甚至補貼,但隨著平臺的發展和壟斷地位的確立,其對用戶和第三方的權力便會日益增長,平臺將不再重視弱價值,它甚至侵占本該屬于用戶和第三方的權益。
區塊鏈在架構上是去中心化的,在權力上也是追求去中心化的,未來在這樣的一個網絡中, 用戶可以像比特幣的交易廣播一樣完全開放的去廣播自己的需求,這個廣播可能通過若干條開放的路徑到達很多服務節點,而不像傳統互聯網只能由某個平臺的中心化服務器提供服務,這時候用戶擁有更多的自主權,他們可以選擇愿意支付弱價值的服務節點。
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讓弱價值被重視、被支付。Token在支付上不光是碎片化這一點,還包括它讓網絡本身有了存儲價值、使用價值的能力等等。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