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前最具革新性的計算機技術之一,
區塊鏈技術在
金融服務、貿易、醫療和
供應鏈等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全球各大高校也紛紛成立研究中心、開設相關課程,旨在培養未來區塊鏈領域的現代化高層次、復合型人才。有專家認為,全球高校扎堆開啟
區塊鏈技術相關課程及研究項目,將為培養區塊鏈新一代的中堅力量打下基礎。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中明確表示,將積極探索基于區塊鏈、大數據等新技術的智能學習效果記錄、轉移、交換、認證等有效方式,形成泛在化、智能化學習體系。
據《
杭州市區塊鏈產業報告(2018年)》全球高校區塊鏈課程統計結果,截至2018年,全球47所高校開設區塊鏈課程,其中美、俄、中三國占據30所,美國12所位于全球之首,中國10所,俄羅斯8所。
據悉,進入2019年,美國開設
區塊鏈課程及其相關研究的學校上升至52所,美國排名前十的大學包括哈佛、斯坦福、普林斯頓、麻省理工等均已開設區塊鏈相關課程。
研究表示,2019年,各大學從原先單一從傳統的密碼學課程中發展出來的技術導向區塊鏈課程,轉為涉及大數據、AI、金融、商學、法學及其他基礎學科的綜合性科學,形式也從授課轉變為了授課與研究并重。
在眾多區塊鏈人才的招聘要求中,超過80%的區塊鏈相關職位對求職者的技能要求在三項及以上,技術類人才除了需掌握常用開發語言外,還需要對密碼學、共識算法、超級賬本、智能合約等有足夠了解。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