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進入2019年,1個多月中已有十余省市在政策中,表達了對
區塊鏈的重視,其中除2項為防范風險類,其余皆為扶持發展類政策,表達了將區塊鏈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部分予以規范發展的意圖,重點在
金融科技領域。
如
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勵有條件的地級以上市區大力發展金融科技產業,吸引金融科技企業和人才落戶,對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
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予以支持。
此外,
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印發《關于促進深圳市
供應鏈金融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充分運用互聯網及區塊鏈等技術,連接供應鏈金融領域各類主體和供應鏈核心企業平臺;鼓勵供應鏈金融配套服務機構利用
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及管理、服務能力,實現供應鏈交易及信用生態的可視、可感、可控;研究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強化動態監管。
不僅是東南沿海地區,
區塊鏈技術助力金融發展的觀念也滲透到東北地區。
哈爾濱市香坊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9年主要工作任務包括做活金融科技產業。繼續擴大金融大廈的產業集聚效應,加快實施金融科技文化小鎮項目建設,重點助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信息技術與金融領域的融合,實現金融科技突破發展。
沈陽市和平區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議建設科技金融廣場,著力發展區塊鏈、大數據征信等金融科技產業,建設金融科技生態圈。
事實上,金融場景一直是區塊鏈落地最被看好的領域之一。金融領域信用成本較高,建立互信的成本及難度較大,區塊鏈不僅可以解決金融體系中的信任問題,其可靠性、實時性、容錯性、不易出錯性、追溯性等還可以重構金融業務秩序。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改進以及區塊鏈技術與其他金融科技的結合,區塊鏈技術將逐步適應大規模金融場景的應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