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現在已經有一種 SHA256 的替代方法,這種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工作量計算浪費的問題。它就是權益證明。這種證明系統不要求證明者完成一定數量的計算工作,而是要求證明者對某些數量的錢展示所有權。
當時中本聰本人沒有這么做的原因很簡單:在2009年之前,沒有能安全地與密碼協議互動的數字財產。Paypal和在線信用卡支付都已經出現大概超過十年了,但是這些系統都是中心化的,因此為它們創造的權益證明將會給Paypal 和信用卡的提供商作弊的機會。因為這些服務提供商能夠生成虛假的交易。IP地址和域名是部分中心化的但是它們都無法構建日后可以驗證的所有權證明。實際上,,第一個有可能使用權益證明體系的數字財產正是
比特幣(和
加密貨幣)本身。
關于權益證明可以如何實施已經有好幾個提議了。正在實踐中工作的卻只有PPCoin。這個貨幣也是Sunny King創造的。PPCoin按如下方式工作:當權益證明區塊生成時,礦工需要構造一個“錢幣權益”交易,即把自己的一些錢幣和預先設定的獎勵(像是一種利率,類似于比特幣的區塊獎勵)發給自己。
SHA256 哈希值的計算只同交易輸入、一些附加的固定數據以及當前時間(是一個表示自1970年1月1日距離當前時刻的秒數的正數)有關。然后根據工作量證明的要求檢查這個哈希值是否正確,除了難度與交易輸入的“幣齡”成反比外,這個過程與比特幣的相關過程很類似。在PPCoin中,幣齡被定義為交易輸入大小和它存在時間的乘積。因為哈希值只和時間和固定的數據有關,因此沒有辦法通過多完成工作來快速獲取它。每個PPCoin交易的輸出都有一定的幾率來產生有效的正比于幣齡和交易貨幣數量的工作。這就是PPCoin的工作原理了。
從本質上講,每個PPCoin都可以表現的像是一個“仿造的挖礦設備”,但是它有一個有趣的性質: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挖礦能力線性上升但是每當它找到有效的區塊時挖礦能力就歸為零。
目前尚不清楚像PPCoin那樣使用幣齡而不是僅僅輸出交易貨幣數量是否絕對必要。這么做的本意是阻止礦工重復使用他們的貨幣乘以時間,但是PPCoin目前的設計確實不允許礦工有意識地用具體的交易輸出生成區塊。
然而,系統每秒隨機地選擇一個PPCoin,這也許會給它的主人創造區塊的權力。如果不把幣齡作為隨機性的一個權重因數,這過程大致等價于比特幣挖礦,但是沒有浪費。可是,存在一個支持幣齡存在的更復雜的論證:因為你創造區塊失敗的時間愈長,則你成功的幾率就愈大,所以礦工對創造區塊的時間判斷越準確,進而削弱了為了降低風險而創立類似于中心化的礦池的動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