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0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
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自2019年2月15日起施行。
該規定的征求意見稿于2018年10月19日對外公示,經過兩個多月正式發布。此文件意味著中國有了對區塊鏈發展的規范性規定,誠如規定制定的目的:“落實信息安全管理主體責任,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
區塊鏈技術及相關服務健康發展”。有理由相信,中國區塊鏈的發展將更加正規、健康。
和中國監管模式不同,海外,以美國STO為代表,將區塊鏈融資納入證券監管體系之下;還有英國的沙盒監管,將區塊鏈局限在某一圍欄里。
至此,全球區塊鏈監管框架基本確立。
2018年到2019年年初,中國區塊鏈有兩個重磅的監管文件發布。一個是2018nian 8月24日,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公安部、人民銀行和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風險集資的風險提示》(下稱“提示”)。
另一個則是2019年1月10日,網信辦發布了《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下稱“規定”)。
“提示”實際上是對2017年9月4日央行等7部委聯合發表《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的深化。這種深化體現在兩大方面:
一方面是,9.4的公告主要針對
ico的行為。但在ICO停了之后,假借區塊鏈之名,行傳銷、詐騙等融資炒幣活動反而愈演愈烈。BT110監測發現,2018年2天就有一個“幣”發行,當中大多是傳銷幣。
監管部門顯然意識到了其危害。“提示”針對的就是這種行為,因此提示有“打著區塊鏈旗號”、“并非真正基于區塊鏈技術”、“理性看待區塊鏈等問題”的表述,其實質并未否認區塊鏈的價值。
另一方面,出臺“提示”的部委出現了公安部的身影,這表明利用區塊鏈、虛擬貨幣等新興事物實施的違法犯罪活動已經引起了刑事偵查機關的注意。
總之,“提示”的監管核心是“去偽”。
而2019年1月10日,網信辦發布的“規定”核心是“存真”。
“規定”推出是出于以下幾個目的:1.規范區塊鏈信息服務活動; 2.促進區塊鏈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3.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4.維護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規定”對區塊鏈采用的是“備案制”,當第四條中規定:“區塊鏈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在提供服務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管理系統進行備案,備案信息主要包括服務提供者、服務類別、服務形式、應用領域、服務器地址等信息。”
這意味著,“偽”
區塊鏈項目可能備不了案,真的項目也就留了下來。
“規定”更積極的一方面是,中國大陸地區區塊鏈監管有了明確的主體——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簡稱“網信辦”。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颯向互鏈脈搏表示,“規定”的推出表明,中國對區塊鏈的監管架構基本完成。
架構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網信辦作為區塊鏈信息服務的監管主體。廣義理解,區塊鏈是一種基于分布式賬本的信息服務技術,那么所有用到區塊鏈技術進行信息服務的區塊鏈,無論公鏈、私鏈、
聯盟鏈,還是基于區塊鏈技術開發的應用,都屬于信息服務商。理應都受到網信辦的監管。
但網信辦采用備案制監管的態度是相對寬松的。“管理層吸收了P2P、股權眾籌等經驗。”肖颯向互鏈脈搏介紹:“一方面,采用備案制而不是核準制,給予了區塊鏈發展的彈性空間;另一方面,備案若不成功,規定時間會有反饋原因,較為開放透明。”
第二個層次:工信部作為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制定主體,通過標準對技術方面實行監管。工信部2018年6月公布《全國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籌建方案公示》,籌建申請書提出了基礎、業務和應用、過程和方法、可信和互操作、信息安全等5 類標準,并初步明確了21 個標準化重點方向和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標準化方案。
2018年年底,“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
論壇第三屆區塊鏈開發大會”在
上海舉辦,互鏈脈搏受邀參與見證了工信部第一批標準的推出。
工信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院長趙波介紹,啟動參考架構國家標準,編制完成智能合約、隱私保護、存證應用等3個團體標準。
第三個層次:行業協會等進行自律性監管。在2018年,可以看到不少機構或者地方成立區塊鏈行業協會、行業聯盟等。
中央部委成立的組織包括:工信部旗下信通院組織的“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工信部旗下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成立的區塊鏈分會;工信部旗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成立的“中國
區塊鏈生態聯盟”;工信部旗下中國電子學會成立的區塊鏈分會等。
地方上,省級單位中,包括北京、
浙江、
廣東、上海、
福建等都有成立區塊鏈協會;地市級包括
杭州、廣州等地成立地方區塊鏈協會。
除此之外,部分省市的
金融辦、經信委也會對當地轄區內的區塊鏈企業進行一定程度的輔助監管。
到2019年1月10日,隨著網信辦發布《區塊鏈信息服務管理規定》,中國區塊鏈監管框架搭建基本完成。為今后
區塊鏈應用落地奠定了基礎。可以預料的是,2019年中國區塊鏈產業將有新的局面。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