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成立于2012年,為全球ASIC礦機生產業務巨頭,市場占有率達到90%。在礦機研發和生產的基礎上,比特大陸的主營業務還包括礦場、礦池及云挖礦服務。此外,比特大陸還主導了
比特幣分叉,力推分叉幣比特幣現金。
得益于17年末的行情大漲,持有大量
加密貨幣以及礦機的比特大陸在18年初可謂順風順水,也是行業最耀眼的明星公司之一。
一方面,比特大陸繼續在礦機業務上持續發力,招募大量研發與銷售員工,鞏固自身在比特幣礦機領域的算力優勢,同時新發布了
以太坊礦機 Antminer E3、門羅幣礦機AntMiner X3等新產品。同時,比特大陸也因為過于集中的算力引起市場的大量批評,許多聲音認為這有違比特幣去中心化的初衷。
另一方面,比特大陸開始大量對外投資布局,投資了Circle、Opera、Block.one、阿希鏈、Bizkey等至少30個項目,幾乎涉及
區塊鏈行業每個垂直賽道。
伴隨著欣欣向榮的業務,比特大陸同期還獲得了資本的青睞,連續獲得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IDG資本、紅杉資本、GIC等機構。7月底,市場還曾盛傳比特大陸獲得來自騰訊、軟銀和中金的Pre-IPO輪10億美元融資,但均被否認。
9月,比特大陸還向港交所申請首次公開募股(IPO),招股書顯示比特大陸2018年上半年比特大陸營收為28.5億美元,凈利潤7.43億美元,同比增長7倍。但在漂亮的數據背后,比特大陸的巨大風險隨之浮現。
經專業人士根據招股書分析,比特大陸18年二季度大約虧損3億美元左右,一方面這是由于加密貨幣減值損失超過1億美元,另一方面則是礦機滯銷帶來的虧損。隨著加密貨幣市場的持續萎縮,比特大陸的虧損也在繼續擴大,隨時可能發生巨大動蕩。
而且,比特大陸在礦機方面已經兩年沒有重大技術更新,用來支撐市場的礦機仍然是發布于2016年6月的螞蟻S9,凸顯出比特大陸在礦機研發方面的吃力與困難。
11月初,比特大陸發布了寄予厚望的自研7nm芯片礦機螞蟻礦機S15和T15,同期還宣布進行比特幣現金分叉,但比特大陸沒有料到該事件間接導致全球
數字貨幣市場暴跌,乃至于比特大陸手中的大量BCH大幅度貶值以及新型礦機嚴重滯銷。
12月,比特大陸的內部問題逐漸暴露在公眾視野之內,危機頻現。
該月中旬,比特大陸投資孵化大半年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出售給Bibox。比特大陸年初孵化的另一家主打交易挖礦模式交易所Coinex也未能跑出,日交易量持續低迷,還不時有無法提幣的消息傳出。由此,比特大陸在交易所方向的探索已經基本宣告失敗。
該月底,市場傳聞比特大陸正在進行大幅裁員,比例在50%以上。同期,還有消息稱長期不合的吳忌寒和詹克團將卸任比特大陸CEO、比特大陸將關閉所有采礦業務、以色列研發中心被關停,上市夢也完全破碎。
對于比特大陸而言,2018年可謂是極其不順的一年,在多個賽道屢屢受挫,稱其為18年最慘的區塊鏈巨頭也不也為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