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約是一個運行在
區塊鏈上可根據設定規則對參與的簽名用戶進行委托的數字資產自動重新分配的一種機制。
這句話可能有點繞,多讀幾次就能理解其含義。理解了其含義,就能對智能合約有正確的認知。本質上來講,智能合約是去中心化的業務邏輯,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防篡改賬本。
區塊鏈并不需要智能合約,沒有智能合約也照樣好好的。但沒有智能合約的區塊鏈會缺少很多應用場景。如果沒有智能合約,區塊鏈就只能做可信賬本,而不能做可信業務邏輯。
舉個傳統的自動充話費的例子。如果充話費的系統接入區塊鏈,它可以記錄不可篡改的繳費記錄。但如果你繳費它卻不給你充值呢?你如何保證你繳費100它就給你充值?
很多中心化的業務會出錯,常常你支付了卻發現訂單沒有生效,你需要找客服去溝通解決。我在線下商店刷卡購物就遇到過類似問題。明明短信提示銀行卡扣費了,店員的刷卡機卻沒有任何提示,甚至多刷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在信任網絡中,中心化的業務邏輯默認是被認為是不可信的。只有把充值這個中心業務做成智能合約放在區塊鏈上,才是可信的。也只有把這種業務邏輯做成智能合約,才可以在全網進行驗證。如果你刷卡沒被識別,總會有其他節點可以識別,而不像現實生活中,需要找客服確認。
可以說,智能合約是構建可信業務的關鍵,區塊鏈是構建可信數據的關鍵。對于可信業務,投票選舉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如果沒有智能合約,沒人知道投票的過程是否有造假。智能合約的作用就是讓業務可信。
另一個例子是廣告平臺。傳統廣告平臺,廣告主和流量主都對廣告平臺不信任。假設某個流量主的點擊量是500,而廣告主在平臺看到的數量是1000,流量主在廣告平臺看到的點擊量是300。這個時候平臺利用不對稱,廣告主多花了錢,流量主少賺了錢,平臺從中賺差價。智能合約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構建雙方可信的業務。
但是智能合約也有嚴重的問題。首先是智能合約有bug,其次是目前的智能合約有很多都在做賭博和資金盤,嚴重影響了公鏈的生態健康。用戶抱著賺錢的心態去使用智能合約,會導致幣價極不穩定。當幣價極不穩定時,生態就會產生震蕩。
目前很多公鏈在考慮穩定幣,但只要有幣,就會產生投機,就會產生波動,就不可能穩定。只要不穩定,就不能做商用。我問一個超市的創始人,你們會選擇用區塊鏈做收款方式嗎?他回答,不會,因為那樣一天要改很多次價簽。
目前我這半年一直在和企業接觸,發現大部分企業對區塊鏈和智能合約都有需求,但是這些企業并不喜歡有幣的區塊鏈。就是說他們希望用傳統的方式做支付,因為法定貨幣是有政府和銀行做背書的,是相對可信的。大家想一想,項目方跑路的幾率大,還是銀行跑路的幾率大?企業離金錢最近,很明顯企業信賴銀行,而不信賴項目方。這些企業希望用智能合約做可信業務,希望用區塊鏈做可信記錄。
顯然,來自一線企業的需求才是真需求。無幣區塊鏈,才是構建可信商業的未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