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
加密貨幣市場在2018年前幾乎處于混沌之中,但2019年之后,各國監管恐將持續加碼。這對于意在賺快錢就跑的公司來說,是莫大的打擊,但對有意在
區塊鏈賽道上長跑的創業者而言,則是最好的機會。行業洗牌在所難免,“洗洗更健康”。
在亞洲,加密
數字貨幣市場最狂熱的韓國與日本,相對完善的政府監管政策給區塊鏈創業和投資提供了肥沃土壤。近年來,從門頭溝事件到Coincheck被盜,日本當局在全國范圍內對加密貨幣數字市場進行了嚴格的監管,日本內閣已出臺法律正式承認
比特幣作為法定支付方式的地位,
金融服務局(FSA)則負責審核監管得到許可的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韓國也從曾經的開放
ico到后期全面禁止ICO,并仍在征求民眾意見,將出臺系列區塊鏈扶持監管政策。
而具有全球政策標桿的美國,監管機構美國證券交易所SEC對 STO的認可以及STO在市場上的交易流通,也被很多業界人士寄予厚望。在他們看來:STO的合規性,使它比ICO更安全透明,也比IPO更高效,在預防垃圾項目的同時,降低了投資風險。美國國內稅收署(IRS)對Coinbase的美國用戶發送IRS專用稅務表單,也意味著將虛擬貨幣投資所得納入監管體系。
在歐洲,政策走得更加開放。以德國瑞士為首的國家對區塊鏈發展一直秉持友好態度。2018年年底,瑞士監管機構通過了Amun公司的加密貨幣ETP,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Amun ETP在概念上類似于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它允許機構投資者和經認可的零售交易商投資數字資產,無需托管人或自行處理額外的監管障礙。在瑞士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HODL ETP將像普通上市股票一樣運作,允許投資者出售和購買HODL ETP中的股份,從而間接投資加密貨幣市場。
此外,像新加坡、馬耳他、愛沙尼亞等國家,對區塊鏈也采取了積極擁抱的態度,這無疑將引導行業走向更加有序可控的方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