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在
區塊鏈政策層面,一方面中央加大對
ico項目的監管,另一方面積極推動國內區塊鏈的相關領域研究、標準化制定以及產業化發展。隨著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逐漸延伸至政府公共管理與社會治理領域,國內部分地方政府相繼加大了對區塊鏈技術的支持發展。在
浙江,省政府將區塊鏈發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在
南京,區塊鏈技術應用于房產交易與不動產登記全業務一體化辦理。
(1)貴陽區塊鏈發展和應用
2016年底,貴陽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出版了《貴陽區塊鏈發展和應用》的報告,探索區塊鏈技術發展及其應用。根據白皮書總體架構和試點啟動安排,2017年推進區塊鏈在三大領域、共12個場景的試點應用:①政用領域:包括政府數據共享開放、數據鐵籠監管、互聯網
金融監管等場景;②民用領域:包括精準扶貧、個人數據服務中心、個人醫療健康數據、智慧出行等場景;③商用領域:包括票據、小微企業信用認證、數據交易與數據資產流通、
供應鏈管理與供應鏈金融、貨運物流等場景。從后續發展落地情況來看,由于貴陽的經濟和教育基礎較為薄弱,對于區塊鏈發展有掣肘作用,目前只有精準扶貧的2個項目落地,具有地方特點。區塊鏈+精準扶貧:利用區塊鏈技術全程記錄、順序時間戳、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將扶貧的場景中的貧困人口識別、資金、管理、監督、政策等各個環節納入區塊鏈管理系統。通過與傳統的人員管理方式與區塊鏈技術應用有機結合,讓扶貧基金沿著規定的用途、使用條件、時間限制等使用規范安全、透明、精準地投放使用。
雄安新區由于其獨特的地位,獲得政策、資金等多方面支持,在區塊鏈發展中占據先機,“超前布局區塊鏈”被寫進黨中央、國務院對《
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的批復,是區塊鏈技術實際落地應用的城市中的表率。雄安區塊鏈在政務領域最先落地,主要應用包括:
① 工程建設招標:雄安新區在政府管理中引入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對工程建設投標等每一項決策,進行全過程信息留檔,作為證據隨時可以調取查看,出現問題依法問責。
②“千年秀林”項目財務管理:“千年秀林”項目通過雄安森林大數據系統進行,每顆樹都有二維碼專屬“身份證”,實現從苗圃到種植、管護、成長的可追溯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③房屋租賃:2018年上線區塊鏈房屋租賃應用平臺,掛牌房源信息、房東房客的身份信息及房屋租賃合同信息都記錄在區塊鏈上,相互驗證、無法篡改。
區塊鏈在數字政府的應用思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