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區塊鏈生態 查看內容
    • 4978
    • 0
    • 分享到

    當前區塊鏈正處于互聯網2000年的階段?

    2018-12-15 11:40

    來源: 萬向區塊鏈實驗室 作者: 肖風

    2018年12月14日,以“共探合規之路:機構投資者與監管思考”為主題的HashKey Group數字資產行業研討會在香港舉行。本次研討會由萬向區塊鏈實驗室、HashKey Group和香港金融科技學會共同主辦,來自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的資深專家、意見領袖、律師及審計部門代表共聚數碼港,探討區塊鏈和數字資產行業的新動向。

    除萬向區塊鏈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風博士外,香港數碼港管理有限公司主席Dr.Lam、香港金融科技學會主席Henri Arslanian、HashKey Pro全球戰略顧問Ben El-Baz、HashKey Pro首席運營官Simon au Yeung、林余律師事務所注冊律師Alan Wong、CM Financial投資總監Ivan Guo、Kenetic Capital法律總顧問、黃浩宸律師事務所&安杰律師事務所合伙人Adam Cheng等作為演講嘉賓受邀出席。肖風博士在論壇上分享了其對未來十年,區塊鏈技術以及數字資產的發展看法。

    當前區塊鏈正處于互聯網2000年的階段?

    肖風博士

    以下為肖風博士演講,整理自現場錄音速記,有部分不影響原意的刪減:

    今年正好是中本聰發布《比特幣白皮書》的第十年,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對區塊鏈技術、數字資產未來十年的看法。

    先從互聯網的發展歷史來看,我一直在思考,2000年互聯網科技股泡沫破滅的過程對我們看待區塊鏈技術是否有某些啟示?

    互聯網真正標準化是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在標準化建立之前,互聯網非常復雜,有很多形式。當全球把互聯網定義成TCPIP網絡(互聯網協議)時,互聯網統一的標準就出現了。互聯網標準化對互聯網的大規模使用、推廣非常重要。

    有幾個事物的出現對互聯網的發展至關重要:其一,瀏覽器的出現。瀏覽器很重要,沒有瀏覽器我們就無法上網;其二,window操作系統。這些技術的成熟才導致互聯網開始大規模地被使用,各種商業開始出現,整個產業開始發展。同時,因為互聯網的易用性大幅提升,才能大規模地做商業應用的開發。

    但是,很多偉大的互聯網公司都誕生在互聯網科技股泡沫破滅的前后,當泡沫把投機清除出場時,就給真正有技術、有想法、有實踐能力的公司提供了非常大的生長空間。現在來看,區塊鏈大約就處于2000年互聯網的階段。

    其實,有關于區塊鏈或者電子現金的研究不是開始于2008年,智能合約論文發表于1994年,在今年萬向區塊鏈舉辦的第四屆區塊鏈全球峰會上,演講嘉賓David Chaum在70年代就成立了研究電子現金的公司。有關于電子現金和拜占庭容錯算法的論文也發表于70年代,甚至更早的時候,數學家就在探索類似密碼學的算法。區塊鏈的理論探討也并不是突然從2008年冒出來的,而是經過很長時間的沉淀過程。區塊鏈上并沒有任何技術是由中本聰發明的,但是中本聰把很多技術集成在一起,推出了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系統,這個系統設計的很精妙。

    這使我想到了《技術的本質》一書,這本書是由美國一位研究復雜系統理論的斯坦福教授所寫。他在書中總結了新技術對人類社會、商業社會帶來的改造,其中有一個結論:任何對傳統產生顛覆式的創新都來自于一組技術的組合進化,單一技術不會對人類社會和商業產生顛覆式的創新。區塊鏈本身就是一組技術的組合,除了ICT(信息通訊技術)、分布式網絡技術外,還包括數學、密碼學、博弈論、經濟學、機制設計理論、組織理論等一系列涉及到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IT技術等。

    為什么說現在區塊鏈處于互聯網2000年的階段呢?有以下幾個理由:

    區塊鏈技術處于逐漸成熟階段

    區塊鏈技術正好也處于在未來一年多時間,將逐漸成熟的階段。所謂的區塊鏈3.0技術:跨鏈、分片、分區、側鏈、子鏈等,這些技術大致上都會在2019年年底前成熟和上線。比如像Cosmos,上線之后除了在性能上和安全上有很大改善外,在易用性方面也會有很大提升,大規模的商業應用也許在2020年就可以在區塊鏈上實現了。這是技術發展的路徑。

    區塊鏈法律監管框架逐漸變得清晰

    關于區塊鏈的法律框架發展已經逐漸變得清晰,如美國證監會發布的一系列有關的監管聲明。隨著美國國會聽證會的不斷舉行,可以看到監管機關在逐漸明確自己的監管框架,監管框架清晰后就是執法程度,美國對之前行為不妥當的區塊鏈項目采取了多次執法行動。我大半年前在美國和一位法學教授討論的時候,他表示雖然現在沒有明確法律,但在美國,創新的最后結果有兩點:一是罰款和解,當美國法律開始明確以后會罰一筆錢;二是坐牢,如果只想用技術來行騙而不是創新,就是這樣的結果。然后等新的法律解釋出來之后,大家就按照法律辦事兒。

    美國證監會采取的很多監管措施,證明其認為法律框架已經清晰。但是美國法律和瑞士有很大不同。瑞士把token分了很多類:支付類、證券類、功能類等,但是美國證監會從來不這樣分Token,而認為Token就是證券,只有一類。

    我非常注意各個國家法律政策的演變。日本金融廳最近也每天討論Token是否可以分為好幾類。有支付型Token、功能型Token、證券型Token,新加坡前不久也將Token分為了幾類,這都是源于瑞士。但我覺得瑞士的分類方式,未來未必會得到全球認可,而美國的分類方式則可能在全球流行。

    原因是我們很難把一個Token分類為功能型與證券無關,或者支付型與證券無關。因為邊界很難劃分清楚,還不如都歸入大類,讓大家嚴格遵守,才能真正做到合規合法。

    這是我認為區塊鏈進入第二個十年更大的原因,法律的認可、技術的成熟,這一定會引來第三個原因。

     主流機構開始進入

    主流機構開始進入區塊鏈行業,區塊鏈的“玩家”開始從技術極客變為主流機構。所有的技術都不是主流機構發明創新的,而一定是技術極客。但是同樣,所有的技術如果沒有主流機構參與其中,就不可能出現巨大的商業機會,不可能變成十萬億、百萬億美元的大市場。互聯網是如此,區塊鏈也是如此。

    發明互聯網技術的人現在也都還在世,他們創辦了Google、騰訊、阿里、Facebook嗎?沒有,他們還是教授。技術極客的使命是發明,但把它產業化、商業化則是另外一些人的事情。

    區塊鏈技術也一樣。前面提到過,區塊鏈核心技術的發展其實已經接近尾聲,雖然開發肯定會持續進行。法律也已經開始跟上,各國都在努力把區塊鏈正規化、合法化、合規化,接下來就是主流機構入場把它產品化、商業化,使其變成為巨大的經濟體。

    主流基金開始入場

    主流基金已經在一年前開始入場。數字貨幣最早的投資者多是工程師、個人以及敢冒巨大風險的投機者。但是一年前,我們看到很多家族開始投資數字貨幣。三個月前,幾所美國主流大學開始將數千萬美元配置在數字資產上,從MIT到哈佛,從耶魯到斯坦福,這是第二個階段。第三個階段是對沖基金、私募基金開始入場。或許,2000萬個工程師不足以支撐10000萬億美元的市場,但如果主流金融機構在未來的十年時間能夠逐步進場,就是1萬億、5萬億、10萬億美元的市場。

    技術易用性提升

    今年以太坊在布拉格舉行的全球開發者大會,是唯一有數千上萬個開發者圍繞公鏈進行技術探討的會議,所以每年Devcon討論的話題都讓我非常關注。

    今年,我突然發現他們在討論一個在過去三年里,從沒有被討論過的新話題——客戶體驗。這意味著開發者們開始關注和解決區塊鏈的應用問題。例如,現在的數字錢包需要記這么多的助記詞,自己管理很容易就出現問題。互聯網的發展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將產品易用性做到讓60、70歲的老人都很方便地使用,才不是工程師們在自High,區塊鏈技術才能真正發展。

    互聯網需要發展到什么時候,才能夠讓所有人都真正和互聯網有關系?2000年互聯網泡沫發生的時候,沒有移動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也沒有微信和Facebook,這個世界和互聯網有關系的人可能只有1億人。那個時候,中國50歲以上的人和互聯網幾乎都沒有什么關系。可是現在有了微信,80歲的老人與移動互聯網也有了關系。這就是易用性帶來的,易用性才能讓30億人都使用互聯網。

    區塊鏈目前還做不到。前幾屆的Devcon大會,大家都在討論性能、智能合約、存儲、跨鏈,但今年很多開發者在討論客戶體驗,這是非常重要的趨勢。技術問題如果開發者愿意去做,解決無非是時間問題。區塊鏈產品易用性未來一定能夠得到改善,我們期待那一天。

    類似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的時期,我把這一次數字貨幣價格的巨幅下跌,看作是市場機制自動清除有害的東西,然后健康的東西會得到更大的生長空間。

    以上是五方面的發展趨勢,這些變化將讓我們在未來十年里,期待區塊鏈上的生長出類似Facebook、Google、阿里、騰訊這樣的商業項目。

    以上是我今天的分享,謝謝大家!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