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是2011年,從年初的0.3美元到6月的312美元,漲幅超過105倍。但隨后幾個月內,比特幣價格持續走低,11月跌至2美元,跌幅94%。
第二次是在2013年末,比特幣單枚價格一度突破1147美元,但隨后的2014年一路下滑,到2015年初只有220美元出頭,暴跌354%。
2018年11月19日開始,比特幣呈現不斷下跌的趨勢,從5600美元連續跌至3500美元,跌幅達到38%,刷新年內最低點。相比2017年12月18日比特幣價格觸及歷史峰值18674美元,不到一年時間比特幣跌幅超過81%。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下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監管壓力,美國SEC加大對違法
ico的處罰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次,BCH分叉為BCHABC和BCHSV,給市場造成了一些混亂。同時,由于
區塊鏈技術還處于發展早期,支撐數字
加密貨幣使用的應用場景受到限制。此外,各國央行都在積極推進法定
數字貨幣的研發,可能不利于比特幣等非政府數字加密貨幣的發展。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